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20章 中國的抗爭(二),辛亥軍閥,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願意給中國機會,因此就慫恿ri本出面,橫加干涉,不能夠擠進最高會議,在分派全權代表的時候中國也吃了虧,五大國各有五個名額,中國與巴西,塞爾維亞以及比利時屈居第二等,只有三個名額,其實真正的歷史上中國連第二等都沒有混到,成了第三等,與新生的波蘭一樣,只擁有兩個名額。
巴黎和會完美的詮釋了什麼叫弱國無外交,此時顧維鈞正在就列強在華特權問題以及青島問題進行辯論。
“在這場波及整個世界的悲慘戰爭之中,中國一共先後有一百四十萬勞工遠渡重洋,來到歐洲,為協約國工作,一共有七千三百二十名華工死於空襲,疾病:中國提供的軍隊數量超過了十五萬,犧牲了三萬四千六百三十五名戰士,同時中國還為協約國提供了一千萬噸的各種物資,這還不算給俄國的那一部分,中國為協約國做出的貢獻有目共睹,可以說中國為了國際正義,不顧自身的困難,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可走到了分派戰爭成果的時候,協約國還不放棄在中國的特權,繼續騎在中國人的頭上,如此行事怎麼能夠宣示國際正義,怎麼能夠告慰那些為協約國付出血汗的中國人!”
顧維鈞列舉的都是無可辯駁的事實,協約國方面也只能低頭不語,但是沒有任何人贊同中國代表的發言,顧維鈞聲音越來越高,“德國作為戰敗國,戰前侵佔的中國土地自然應該歸還,膠州灣理應屬於中國,而不能夠毫無道理的交給ri本方面,山東是中國的聖人孔子的故鄉,就如同耶路撒冷是西方聖人耶穌的故鄉一般,中國絕對不能失去山東,就猶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一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