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32章 挺進密支那,辛亥軍閥,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朱慶瀾此時眼望著高飛的轟炸機,神情顯得十分激動,曾幾何時川軍還如同北洋軍隊一般,遠遠落後於世界,能裝備上大炮已經算是不錯的了,如今的川軍不只是兵強馬壯,裝備先進,而且很多裝備已經走到了世界的前頭。
這次轟炸密支那用的飛機就是西南航空公司的產品,出自飛機設計奇才馮如之手,這架飛機機長13.2米,翼長25,1米,重四千二百公斤,最大航速每小時一百八十公里,最大高度達到了七千米,航程六百公里,能夠攜帶八百公斤炸彈,裝備兩臺300馬力發動機。
轟炸機的發動機技術來源於英國的羅羅公司,羅羅公司在後世也是鼎鼎大名的航空發動機製造商,空客就使用了羅羅公司製造的發動機,這家公司也是在一戰的時候崛起,西南航空公司在一戰之中就大量幫助協約國生產飛機,當然還是需要加裝英國的發動機,不過中國很快對英國的發動機展開了仿製,當時中國的勞工也被分派到了羅羅公司服務,藉助這種便利,中國終於竊取了一部分發動機的關鍵技術。
有了技術的支援,同時中國又從德國那裡換來了一批發動機技術,兩相結合,終於生產出了中國自己的航空發動機,一戰時期的飛機設計生產並不是很困難,遠沒有後世要經過空氣動力學反覆驗證那麼麻煩,解決了動力問題。其他的就容易了不少。
西南航空隨即設計了數個型號的戰鬥機,偵察機,轟炸機,這次用來轟炸密支那的轟炸機就是被命名為巨龍乙型。高航速是這種飛機的優勢所在,這個時代大多數戰鬥機都追不上巨龍,而且巨龍的最大飛行高度也是最好的保護,別的飛機追不上,夠不著,只能乾瞪眼。
其實此時緬甸守軍之中只有一些偵察機,和不足十架最簡陋的戰鬥機,靈活程度甚至比不上巨龍。如果兩者碰到了一起,最大的可能就是巨龍用自己的機槍將對方徹底擊碎,作為這款轟炸機的設計者馮如情緒也有些飛揚,巨龍身上每一個零件都是中國自己生產的。就連生產所需的原料也都是國內能夠解決的,也就是說這是一款完全的國貨,現在到了驗證實戰能力的時候了。
“馮先生,這可是川軍成軍一來,第一次大規模的轟炸行動。而且還是攻擊英國人,絕對能夠名標青史,馮如先生恐怕要再次名震全國了啊!”
馮如自然知道朱慶瀾這是戲謔之言,不過還是說道:“朱司令。我們是研究武器的,名聲越小越好。一旦你出了名,設計風格就會被外國關注。而且承受了太大的壓力之後,就容易失去了平常心,這對武器設計都是不利的,名利累人就是這麼回事了。有時候我也常常在想我們設計武器的每時每刻都在製造殺人的武器,這天下不知道多少人死在我們設計的武器之下,這算不算造孽呢?”
朱慶瀾連忙搖頭,“馮先生,你這麼想可就大錯特錯了,就算沒有你設計的武器,難道我們就不打仗了麼,我們的進行戰爭,去殺人是在爭取國家的尊嚴,有些人就是該死的,你們是在報國啊,另外馮先生你還要算計一筆賬,正是因為有了你們設計的先進的武器,我們的攻擊更加有效,由此減少了多少死傷啊,這都是你們的功勞!”
的確做一個爛好人是沒有用的,關鍵時刻就要狠下心來,朱慶瀾和馮如在這邊聊天,那十二架轟炸機快速向密支那接近,將近二百公里的距離,也就是巨龍乙型飛機一個小時的航程而已,一路上巨龍都在五千米左右的高空平穩飛行,從騰衝到密支那一線十分荒涼,偶爾有人看見空中這支轟炸機編隊,除了感慨一下之外,就沒有別的辦法了,甚至這些人都不知道這是什麼。
十二架轟炸機很快接近了密支那,而此時的英國殖民軍隊還沒有任何察覺,還在歌舞昇平之中,雖然他們知道中**隊已經開始大規模的集結,但是指揮官漢密爾頓還是高傲的認為中國絕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