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35章 八莫狙擊戰,辛亥軍閥,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盧漢駕駛的一號車率先開炮,頓時一輛英國坦克就變成了一堆廢鐵,火焰騰空而起,裡面計程車兵根本沒來得及逃跑,全都被成了一個個的火球,這幾個火人在戰場之上瘋跑了幾步,然後撲倒了下來,化成了一堆黑炭。
火燒活人這種慘烈的場景在活生生的戰場之上根本不算什麼,兩邊計程車兵似乎根本沒有時間顧及他們,而是拼命向對方舁炮,英國坦克裝備的也是三十七毫米的主炮,但是火炮的威力要比中國方面弱上一籌,而且中國坦克更加靈活快速,英國打過來的大部分炮彈全部能夠輕易的躲開。
而英國的坦克就沒有這麼幸運,很快這些水櫃變成了火櫃,雅各布此時正在後方指揮,眼見得自己這邊的坦克一個個被擊毀,他的心頭也在滴血,同時心中也產生一種十分滑稽的感覺,就在十幾年之前中國人憑藉著血肉來抗衡八國聯軍的鋼鐵,那些愚昧的農民以為自己擁有神靈保佑,能夠刀槍不入,顯然他們都被聯軍打成了篩子。
可是不到二十年的時間,中英之間的地位似乎發生了轉化,現在輪到了中國使用先進的裝備開始虐殺英國人來,這就是報應麼?
除了地面之上在拼死廝殺之外,空中的戰局一樣慘烈,中英雙方的戰鷹都在死命的拼殺,這次英國實用的飛機是大名鼎鼎的驂駝式戰鬥機,這種戰鬥機是一戰之中最著名的狗鬥飛機之一,立下了赫赫功勳,德國王牌飛行員裡希霍芬就是被一名加拿大飛行員駕駛的“驂駝“擊落的。
這種飛機強大戰鬥力主要得益於它獨特的飛行特性,即極端靈敏的操縱性!這種特性既為飛行高手所喜愛,也讓一部分飛行員敬而遠之,因為操縱稍有不慎,極易進入危險的尾旋(又叫螺旋)狀態而無法改出。設計者正走出於追求格鬥效能之目的,才不得不犧牲一些穩定性,以增加飛機的反應靈敏度,這種飛機變成了名符其實的烈馬,想要馴服並不容易。
不過這種著名的飛機在航空技術突飛猛進的今天已經顯得有些落伍,中國新式戰鬥機朱雀在效能上已經壓過了大名鼎鼎的驂駝。
喬宇一直認為後世中國的武器命名過於跟隨西方的習慣,失去了自己的特色,因此現在中國的新式武器多數用中國傳說之中的猛獸飛禽命名,坦克用了彪來命名,這種戰鬥機因為結構簡單輕靈,動作迅速,火力強勁而被命名為朱雀,是1918年生產出來的新產品。
比起駱駝要晚了將近兩年,中國的朱雀效能就壓過了驂駝,朱雀的發動機功率達到了一百八十馬力,而空重比起驂駝還要輕了六十公斤,如此帶來的變化就是朱雀的速度超過了二百二十公里,穩穩壓住了駱駝,而在機動性等方面朱雀也壓過了駱駝。
而且由於技術的進步,朱雀的機體結構更加穩固,能夠承受航炮的後坐力,因此朱雀裝備了一門二十毫米的航炮,以及一門七點八毫米的機槍,火力上也超過了驂駝,不過驂駝飛機也不是沒有優勢,就是英國飛行員多數都經歷過一戰的洗禮,戰鬥經驗更加豐富,尤其是在狗鬥之中,英國飛行員往往能夠取得優勢。
不過朱雀憑藉著優異也能夠維持下去,中國這一次派出的也是精銳,飛行員,其中最優秀的就是王嶽,在當初正是他向日本軍艦投下了第一顆炸彈,這也被當成了中國空軍正式出戰的標誌,這幾年王嶽的飛行技能越發的高超,中國的飛機效能提升的也很快。
但是就有一個問題沒有解決,就是中國的飛行約並沒有參加過實戰,這也是協約國對於中國的限制所至,空軍戰鬥還剛剛興起,協約國不願意給中國追趕的機會,因此數次拒絕中國派遣空軍參戰的要求,因此中國陸軍的戰鬥往往都是由協約國提供的空中掩護。
這也成了王嶽等人的遺憾所在,飛行員沒有經過實戰,沒有擊落幾架飛機,怎麼能夠稱為王牌呢,就在頭幾天中國方面的轟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