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82章 和平發展(六),辛亥軍閥,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兩座三萬噸級的船塢,又從德國引進了一批最先進的造船機器,使得欽州船廠飛速發展,除了正常的民用船隻之外,也開始大量的建造驅逐艦,魚雷艇等小型艦艇。
當然這都是為了技術積累,也是為了掩護之中,此時欽州船廠之中已經聚集了三百多名德國專家,他們都是德國造船業的jing英人才,也是賽克特特別安排的,這些德國專家透過秘密渠道來到中國,他們的主要任務是幫助中國擴建造船廠,同時建造各種配套工廠,教授中國科研人員以及技術工人。
當然他們也要用中國的場地來實驗新技術,總結新經驗,只要時機成熟,他們就將這些新技術帶回德國去,讓德國能夠跟上世界海軍的cháo流!
喬宇一行人到了欽州之後,海軍司令陳紹寬親自前來迎接,隨著欽州船廠的建立,中國造船工業終於有了起sè,海軍也有了盼頭,作為海軍的負責人,陳紹寬自然是欣喜不已。
“總理,同德國人再一次合作實在是太英明瞭,這些德國人深受英法的欺凌,心中都憋著一股怨氣,他們也願意將最先進的技術交給我們,而且毫無保留,憑藉著他們的幫助,我敢說中國的造船工業至少能夠進步二十年,我相信只要假以時ri,追上小ri本子也不是什麼難事!”
“如此最好,不過中國的海軍暫時的定位只是破壞型海軍,就是要打破列強的海上優勢,我最關心的還是潛艇問題,現在建造工作怎麼樣了!”
“總理,我們根據德國提供的圖紙技術,一共已經建造了出了兩型潛艇,一共四艘,其中第一種我們命名為潛龍甲型,排水量254噸,水下排水量303噸,水面速度能達到13節,在水下69節,續航力13海里,裝備三具533毫米魚雷發shè管,攜帶五枚魚雷,有較強的作戰能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