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86章 這裡永遠屬於中國,辛亥軍閥,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羅長裿推薦了武同舉,對於這個人喬宇還是有所瞭解的,似乎是個名氣不小的人物,也有些本事。
“羅先生,這個武同舉是個技術型人才,辦事能力應該沒有問題,但是這移民和治黃都要涉及數個省份,需要有威望,有能力的人從中協調,不然還是會有麻煩的!”
“總理所言甚至,我看不如把這個工作交給梁啟超把,他名氣威望都夠了,而且也不能讓他光忙活黨務啊!”
羅長裿的話雖然沒有明說,但是喬宇自然明白這是羅長裿對梁啟超有了想法,當初考慮到梁啟超的特殊地位,加上他一手組建的統一黨在雲南等地的確有很大影響,才將梁啟超吸納到了統一民主黨之中,還成為了執行委員。
這是這位大神進入統一民黨之後,的確沒有什麼適合他的事務,軍事,政治,民政這些大事情他都插不上手,唯獨能夠在黨務上面做的事情,另外就是和一些學界的人搞搞研究,批評一下政策得失,久而久之在他身邊也聚集了一幫學者,這些人最喜歡的事情就是四處開噴。
對於喬宇他們倒是不怎麼敢說,但是各部部長,地方大員沒有一個人能跑得掉,羅長裿在西南搞土地改革,對一些民族進行漢化,推行漢字!
本來這是政府的既定方針,這些人就跳了出來,說政府的行為是不尊重文化的多樣性,是在進行文化摧殘,又將羅長裿在西藏等地的事情也都挖了出來,文人罵人並不用髒字,但是罵起人來一點都不客氣,羅長裿也弄得灰頭土臉!
可是想要對這些人下手,進行整頓,梁啟超又會出來庇護,因此羅長裿的心中也積累了不少的怨氣!
喬宇看透了這位老部下的想法,其實心中也有了這個打算,民主的社會要允許有不同的聲音,對於那些滿腦子理想主義的迂腐文人不能趕盡殺絕,但是也要進行適當控制,不能讓他們有恃無恐。
“讓梁卓如去治黃,這個主意不錯,正好他善於協調關係,另外也讓他嘗試一下幹實事的難度,別總是找你們的麻煩!”
羅長裿這也算是暗進讒言,不過他實在是對那些文人厭倦透頂,不得不當了一回小人。
光聽羅長裿怎麼說,顯然不行,喬宇還要進行實地考察,看看雲南的土改究竟怎麼樣,只有眼見為實才行啊,喬宇先去的就是昆明周邊的幾個大型農場,這是雲南最早進行土改的地方,現在已經建立起來大片的蔬菜種植基地,主要是供應昆明市內的消費,每年能夠生產四十萬公斤蔬菜,另外還建立了龐大的養殖場,主要提供生豬牛羊!
“總理,現在這個農場之中有兩千多名工人工作,這種規模的農場昆明周邊還是五六個,城市之中的蔬菜肉食全靠他們供應!”
喬宇隨手叫住了一位正在挑水的老農,“老哥,我們是外鄉人,頭一次來到貴地,看著好奇,咱們聊一會怎麼樣?”
這位老農放下了扁擔,仔細的打量一下喬宇,衣著雖然不算華貴,但是通身的氣派驚人,而且身邊的人都是一副精明強幹的勁頭,另外還有幾位彪形大漢在周圍保護,看樣子絕對不是普通人,老農也顯得有些拘謹。
“這位先生,您有什麼要問的,就問吧,不過我看不敢保全都知道!”
喬宇心中暗笑,看來這別小看農民的智慧,上來就給自己一個軟釘子,人家這是要藏著一手啊!
“老哥,這個農場建多長時間了,你們有多少工人?”
“農場正式建立還不到一年,原來我們這塊一家一戶的也都種菜,然後送到城內,換些花銷,前一段時間政府不是要進行土改麼,這裡就改成了農場,原本各家各戶的菜地都集中到一起,說起來我們這人手已經不少了,足有兩千三百多人,這段日子還在增長啊!”
“嗯,老哥,這建了農產到底是好還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