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37章 海浪在行動,辛亥軍閥,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中朝邊界主要是以鴨綠江作為劃分,長度超過1298公里,面對如此寬闊的正面中國的軍隊一共分成了三個方向突破,北路一共一個師又一個獨立旅從臨江出發,攻擊大栗子,而中路由一個步兵師和摩托化步兵旅組成,從吉安出發,突破朝鮮僕從軍防守的滿浦,這兩路軍毫無疑問都只是牽制只用。..
突破鴨綠江之後,兩軍向朝鮮的縱深挺進,在江界匯師,整個攻擊的區域都是朝鮮的北部山區地帶,這些地區人口稀少,日本在這些區域的統治也比較薄弱,金九和他們部下也隨著中路軍一起行動。
進入朝鮮之後,金九等人就會放開手腳,摧毀日本的殖民秩序,然後擴充隊伍,建立起真正意義上的政府,然後憑藉這個政府號召所有的朝鮮人起來反抗日本,當然這兩路軍和金九能起到的作用也只是牽制。
真正攻擊的主要方向在新義州,也就是中國的南線,新義州和中國的丹東市隔江相望,是朝鮮和中國貿易的重要口岸,而且新義州周圍地區地形平坦,也是朝鮮重要的產量區,從新義州還有火車能夠直達朝鮮的軍事重鎮平壤,這裡絕對是兵家必爭之地,中日雙方都投入了所有的兵力。
中國最精銳的第一裝甲師就被派到了這裡,擔任主攻任務,盧漢作為這隻最強大的裝甲師的統帥此時也是意氣風發,中國已經透過了陸軍擴軍方案,還要組建四個新型的裝甲師,每個師的坦克數量要達到三百三十六輛這種驚人的數字,這種編制在遠東絕對是第一份的,就連世界上目前為止都沒有這麼闊氣的裝甲師。
毫無疑問新籌建的裝甲師會成為中**隊精銳之中的精銳,很多川系將領都在緊緊盯著這個位置,就連龍雲都動了心,能夠指揮這樣一個坦克師絕對比起當一個軍長還過癮,不過最終還是落到了盧漢的頭上,目前中國也只是完成了一個師而已,其餘三個師還在紙面之上呢,就像這次集團軍中另外一個裝甲師只有二百輛坦克而已,當然這一切也是盧漢憑藉著卓越的戰績換來的。
從緬北開始,一直打到了尼布楚,正是中國的最南端到最北端,不過誰也不能躺在功勞薄上面活著,只有不斷的進取才能夠獲得所有人的尊重,這一次攻擊朝鮮,更是所有軍人夢寐以求的事情。
大家心中都將日本作為了當前最主要也是最兇惡的敵人,日本近代的崛起完全是才在中國肩頭上的事情,日本對中國做了太多的惡事,誰都知道必須會有清算的一天,這可是軍人最好的建功立業的機會,如果能夠建功立業,絕對是名標青史的事情。
盧漢得到了這個機會之後,激動的足足有一夜沒睡,心中反覆思考如何攻擊新義州的事情,原本在1911年,日本就修好了一座鴨綠江大橋,連線新義州和丹東,其實就是日本侵略中國東北的一個陸上通道,主要是一座鐵路橋。
自從中國和日本宣戰之後,這條聯絡江兩岸的大橋顯得分外的重要,是兩國都要奪取的戰略要衝,日本起初也準備透過這裡攻擊中國,不過由於中國空軍牢牢掌握了制空權,日本人知道自己根本沒有機會殺過去,索性就炸燬了鴨綠江大橋,防止中國利用這座大橋攻擊日本。
不過由於時間倉促,日本只是將大橋的中間炸斷,在江水之中還有橋墩保留了下來,這一次盧漢在炮火準備之後,就命令工兵部隊迅速修建透過鴨綠江的橋樑。
工兵們利用殘存的橋墩,將早已準備的船隻並排捆綁在了一起,然後固定在橋墩之上,如此一來一條穩固的道路就出現了,雖然還不能透過十五噸以上的坦克,但是用來過十噸出頭的坦克和裝甲車已經足夠了,很快中國的坦克就透過這條路,衝到了對岸,當然日本人也做了充分的準備。
密集的火力不斷向江中**,即便是有空軍和炮兵的掩護,也有一百多名工兵在建設浮橋的時候喪命,屍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