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98章 英國人的花招,辛亥軍閥,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本全都押上了,一旦失敗無論是對於中國政府還是民間都是一個巨大的傷害,尤其是要命的是喬宇英明神武的形象也會受到嚴重的質疑,甚至會成為中國工業化道路的一次重創。
就算喬宇熟悉歷史情況,也不敢大意,畢竟這背後還有大量的猶太財團在興風作浪,稍有不慎,就會粉身碎骨。
喬宇為了更好的領導這次行動,成立了國家金融安全委員會這樣一個組織,喬宇自任主任,當然這只是對外宣稱的而已,實際上這就是指揮這次金融戰的最高統帥部,中國政府的經濟精英,以川系財團為代表的民間財團,甚至連一些愛國的南洋華商也都加入進來,中國兩大情報機構,國家調查局和軍事情報局也加入進來,各自抽調精兵強將成立了金融情報小組。
另外中國政府又召集了大批的專家學者,密切的關注著歐美各國的經濟情況,同時也在調查西方的主要企業,查清楚究竟有多少優秀的科研人員,高階技術工人,和重要的技術,以備日後抄底之用。
中國這一次打金融戰是政府主導,和財團並不相同,財團勢力或許會盯著能夠帶來最大收益的專案,而中國盯著的是那些真正能給中國國力帶來翻天覆地變化的東西,錢不是最重要的,最新的技術,優秀的工人,能夠提高中**工技術的優秀人才,這些才是中國最感興趣的。
一張大網已經悄然之間張開了,究竟能打到多少魚,就看上天的意思了。
這段時間以來中國政府事情十分繁忙,央行,財政部都在制定金融戰的計劃,而王永江則是要編制二五規劃,在新的規劃之中,中國計劃將鋼鐵產量推到八百萬噸,石油,煤炭,汽車,造船等行業也都要大幅度的提升。最主要的是東北的開發計劃將推進到第二階段,初步將東北建成中國的糧倉和重工業基地,江浙和珠三角也都要走上發展的快車道。
力爭將中國打造成四個大的城市圈,也就是以天津為中心的北方圈,長三角。珠三角。再加上成渝的四川巴蜀經濟圈,一旦這四大城市圈完全建成,中國的國力會有一個突飛猛進的提升。
城市是工業生產的中心環節,城市越發達。配合的越緊密,生產能力就越強,除了打造城市圈之外,中國還要大力的修建鐵路,提升現有鐵路的運輸能力。將龐大的國土都聯絡到一起。
其實原本王永江準備將規劃制定的更大膽一些,不過考慮到即將可能出現的經濟危機,中國要投入更大的財力去抄底西方,就將計劃調低了很多,中國的目的是暫時完成積累,等到第三個五年規劃的時候再強力推動工業發展。
按照時間計算,第三個五年規劃其實就已經臨近了二次大戰,德國也會重新武裝,正是天賜的機會。
中國政府除了忙這些事情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中英之間關於香港的談判,兩國為了這個問題已經爭論了許久,香港的罷工也一直持續不斷。
最終雙方經過妥協達成了一致意見,英國承諾將在五年之後歸還香港。喬宇很清楚這是英國的一個花招,五年的時間說長不算長,說短不算短,但是絕對能讓英國搞很多的小動作了。不過喬宇還是選擇答應了這個條件,弄得外交部長顧維鈞都有些鬱悶。
“大總統。我們完全可以更強硬一些,英國國內其實已經出現了要求放棄香港的呼聲,八年的時間還是太久了,如果出現什麼變數,我擔心出現麻煩啊!”
“顧部長,英國如果實力夠自然會給我造成麻煩,但是現在的大英帝國除了能噁心我們一下而已,別的能耐還沒有,此外我們手中還握著錢德拉這張牌,如果香港迴歸了,這張撬動南亞格局的牌就要失效了!”
國家之間的鬥法其實是很考驗智商的,對於得失的考量也最浪費心思,比如這一次英國人就要求中英之間能夠達成協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