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99章 新世界,辛亥軍閥,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廣西號的排水量不過是兩萬多噸,中國目前在主力艦上還有十一萬噸的份額,也就是說中國還可以建造三艘新型戰列艦,而且平均排水量都在三萬噸以上,甚至可以達到四萬噸,中國也成為六大國家之中能夠繼續造艦份額最多的國家!
至於其他國家就比較悽慘了,特別是英國,在一戰之中英國就建造了大量的戰列艦,在日德蘭海戰之後,英國前後損失了十艘戰列艦,整個大艦隊可謂是傷筋動骨,英國人也自己發了狠,大量的建造戰艦,而現在透過了海軍軍備限制條約,英國要拆卸報廢的戰艦比保留的還多!
當然對於英國來說這或許是個好事情,畢竟還和昔日的殖民地美國一起保留了世界第一線強國的名頭,不過英國的艦隊也和大英帝國一起不可避免的衰老,軍事技術進步的速度很快,五到十年基本上就會更新一代,海軍戰艦的更新換代也是如此!
中國保留了在五年之後建造新軍艦的權力,也就意味著中國在未來造出一艘軍艦,現在各國甚至要造出兩艘來對抗,這也是日本感到壓力最大的地方,面對中國這個龐然大物,日本統治層已經出現了一絲恐懼。。
生怕日後有一天中日之間的強弱會發生嚴重改變,這也是日本這一次雖然將自己的海軍變成了第二等,但是依舊擔驚受怕的根源所在。
另外再航空母艦的噸位上面各國也做出了限制,美英依舊是第一等,總噸位在135萬噸,日本拿到了105萬噸,義大利和法國拿到了6萬噸,而中國拿到了五萬噸!
按照這個噸位比例,中國還能夠建造兩艘兩萬噸以上的航空母艦,當然作為中國政府肯定不會滿足這個數量,只要等技術成熟,中國必定會大肆建造航母。制約條約就讓他見鬼去吧。
關於海軍軍備的問題處理差不多了,而日本提出的要控制陸空軍裝備的問題,則是遭到了顧維鈞的堅決抵制,顧維鈞代表中國方面闡釋了自己的觀點。
“第一各國陸地面積不一樣,接壤的國家數量也不同。邊境形勢也完全不一樣。因此各國陸軍和空軍需要的數量是沒法衡量的;第二陸軍不同於海軍,海軍是單純的對外作戰,而陸軍還肩負著維持國內穩定的使命,而各國人口數量完全不同。治理的面積也不一樣,根本無法拿出一個統一的標準;第三陸空軍的裝備數量眾多,型號也紛繁多樣,各國的體系也都不一樣,根本不具備海軍一般的可比性。對於這種完全無法衡量的東西,中國堅決反對靠著條約進行限制!”
顧維鈞講的這三點都很關鍵,國家情況不同,作戰使命也不同,裝備體系還不同,想要限制是根本做不到的,不過顧維鈞繼續說道:“雖然我國反對進行硬性限制,但是我們本著對世界和平負責負責的方針,建議各國建立軍事透明機制。凡事涉及到主要的擴軍行動,以及大的政策改變都要向各友邦通報,另外軍費所佔經濟總量的份額也要做出一個大體的規定,我們建議在平時軍費比例不應該超過財政預算的百分之二十,最好控制在百分之十以下!”
顧維鈞的這個提議很快就得到了美英等國的欣賞。這的確是一個好辦法,軍事透明就不能暗中搞小動作,也能避免戰略誤判,另外限制軍費的比例自然能夠控制一個國家的軍事力量規模。比起生硬的限制多少坦克,多少飛機要現實的多。因此得到了美英的熱切支援!
美國媒體對於顧維鈞的這種提議也是十分讚賞,盛讚這是真正為了世界和平考慮的好提議,而這個提議卻遭到了日本的堅決反對,因為此時的日本軍費已經超過了財政預算的三成以上,如果按照中國的辦法,日本的軍費還要砍去一半以上,這種提議怎麼能夠讓日本贊同呢。
其實在歷史上的日本大正時期由於中國的分裂越來越嚴重,根本威脅不到日本,而老對手俄國也變換了顏色,日本的假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