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11章 航母,辛亥軍閥,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年計劃本來是蘇聯的招牌,等到二戰之後,五年計劃大行其道,包括中國在內,韓國,以色列等等後起的工業國都將五年計劃視作無上法寶,靠著國家強力推動建立起工業系統,從一個農業國,變成工業國!

當然現在蘇聯還沒有發明這個法寶,喬宇算是首創了,編制計劃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喬宇將全國各行各業的專家,地方的主要封疆大吏都集中到一起,大家共同研究中國究竟該如何發展。

經過仔細的論證最終確定中國第一個五年規劃重點要放在農業之上,這一點也和蘇聯的第一個五年計劃一樣,要想進行工業化,就要將大量的勞動力投入到工業生產之中,相應的農業人口就要減少,糧食就可能減產,而工業化還伴隨著城市化,沒有足夠的糧食更不行不通。

蘇聯的辦法是採取了農業集體化,靠著剝奪農民,打造了工業發展的基礎,喬宇並沒有採取這種做法,而是將重點放在了農業開發和增產上面,中國擁有東北這片寶貴的黑土地,對於東北的開發早就已經開始,在第一個五年規劃之中,喬宇大力在東北推行農業機械化,同時又籌建了四個大型的化肥廠,將中國化肥年產量提升到了五百萬噸,此外配套的農機廠也開足馬力,生產拖拉機,播種機等等機械!

東北擁有廣闊的平原,還有大慶油田,正好推廣機械化作業,這裡就是中國未來最重要的糧倉!

除了東北之外,新疆也是中國重點開發的地區,這裡熱量條件好。只要解決了水的問題就能夠保證很高的產出,除了對東北。新疆等地的開發之外,對於整個黃淮海平原也進行了大規模的治理,糧食產量穩步提升!

到了1925年,中國的人均糧食佔有量突破了三百公斤,雖然還沒能完全解決溫飽問題,但是至少不會出現大面積餓死人的情況,如果再算上一些雜糧,基本上能夠夠吃了!

農業的發展。提供了足夠的糧食,中國的工業發展勢頭也很不錯,按照第一個五年規劃,中國的鋼鐵產量將超過五百萬噸,煤炭四千萬噸,石油三百萬噸,發電量要達到一百億度。不過要想達到這種程度中國方面投資還不夠充足,喬宇經過再三的思考,選擇了從美國引進部分資本。

要知道美國現在正是出於柯立芝繁榮期,經濟擴張勢頭十分猛烈,面對中國這樣一個龐大的市場,美國也是十分垂涎的。對於中國吸引外資的舉動,他們也是十分感興趣,美國資本大量的湧入中國。

現在第一個五年計劃只執行了兩年多,但是已經呈現出了巨大的威力,中國社會正在脫胎換骨之中。實力不斷的增長,發展最快的區域就是江浙和東北。照著這種勢頭髮展下去,取代西南成為新的經濟龍頭已經不是很遙遠的事情了。

看到中國經濟欣欣向榮,政府高層也是十分欣喜,經濟實力增強,相應的軍力就要增強,中國在1925年已經設計了自己的第一艘戰列艦,設計排水量超過三萬五千噸,裝備十門410毫米主炮,在1926年初已經開始鋪設龍骨,這艘軍艦其實是中德雙方合作設計的,當然德國專家是隱藏在背後的,不過他們也要擔負研發費用,同樣這艘軍艦下水之後,德國海軍也可以藉助這艘戰列艦來訓練人才!

其實喬宇對於昂貴的戰列艦興趣真的不大,但是出於忽悠其他國際的考慮,中國必須玩點真的,不然各國不見得會跟進,而且還有德國人承擔一部分費用,中國何樂而不為呢!

“總統,日本方面已經已經數次發來了抗議,認為中國第一艘戰列艦就是410毫米,以後的戰艦必然會超過這個噸位,對於日本的威脅十分巨大,他們還聯絡了美英等國,希望迫使中國停工!”蔣百里向喬宇報告著情況。

按照華盛頓會議的要求,新造的戰列艦噸位不能超過3.5萬噸,主炮不能超過16英寸,中國動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之居家賢妻

羲玥公子

退團後我成了極限運動員

三色橘貓

鬼滅之最強呼吸大師

塵雲風月

降雪無雙

勉強活著

痴纏白月光:寶寶,勇敢一點

庭錦一

[火影]烏鴉效應

隱世長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