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83章 協防新加坡,辛亥軍閥,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國消化歐洲的時間,作死也不是這麼玩的啊!
就在顧維鈞召開新聞釋出會之後,中國又宣佈了一項命令,那就是撤出僑民。
中國在日本的僑民數量並不多,這一次主要撤出的就是在婆羅洲坤甸的中國僑民,當年中國支援日本奪取了婆羅洲之後,華人聚居的坤甸就被劃為自由市,這些年來這裡已經成為了南洋最大的貿易口岸。
將南洋的特產轉運到中國,同時也將中國的工業品輸入南洋,作為南洋的一顆明珠,坤甸聚集了超過十萬名華人,其中大部分是南洋華人,還有上萬人是中國最近幾年過去的商人,他們從事礦石、木材、橡膠、糧食等等行業,一部分人都成為了鼎鼎大名的富翁。
隨著中日關係的緊張,這些人不斷的撤回國內,他們也都十分清楚,中日之間大戰恐怕就要發生了,果然不出所料,中國政府發出了撤僑的指令之後。
大量的客輪在軍艦的護送之下,進入坤甸,大量早已準備好的華商,也包括華僑華人都登上了船隻,踏上了歸國之路。在不遠處日本的軍艦正在密切監視。
現在兩國還沒有最後宣戰,日本也不能阻止,不過他們已經做好了準備,只要日本政府一聲令下,這些日本海軍就能發起攻擊,洗雪上次中日戰爭的恥辱。
其實他們如此摩拳擦掌,中國方面更是如此,當年日本力量還佔據優勢,中國都沒有害怕,還幾乎把整個聯合艦隊都送進了海底,現在中國賬面上的實力已經強過日本了,難道還會害怕日本不成!
隨著中國撤僑行動的展開,所有人都知道中國參戰已經到了最後的時刻,而此時日本也緊張的做著戰鬥準備,在兩個月的時間之中,日本已經先後過去了北婆羅洲、菲律賓、關島、新幾內亞島等等地區,勢力範圍空前擴大。
整個南洋地區就剩下馬來半島和新加坡還在英國的手中,很顯然這裡就是日本下一步攻擊的重點,只有拿下了馬六甲海峽,日本才能夠進入印度洋,甚至和德國在非洲匯師,另外這也是對中國的一個包圍圈。
日本精心建立了北起堪察加半島,南到印尼的一道海上島嶼鏈,中國完全被堵在了其中,這條島鏈是日本上下的信心所在,認為能夠完全封鎖住中國,拿下新加坡,就等於是給這條封鎖鏈上了一把鎖。
因此新加坡日本志在必得!原本守衛新加坡的英國已經將所有的海軍力量都調到了歐洲去防守本土,現在留在新加坡的只有一百七十多架飛機,而且全部是老式的雙翼機,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從中國租借的飛機。陸軍人數並不少,連同整個馬來半島在內,一共達到了八萬多人,不過其中六萬多人都是殖民地軍隊,包括印度,澳大利亞等地,完全就是雜牌之中的雜牌。
英國人很清楚自己沒有獲勝的可能,美國在太平洋的勢力嚴重衰退,菲律賓已經丟失,更遑論幫助英國了,因此丘吉爾只能將希望寄託在中國身上,讓中國出兵協防新加坡。
不過還沒有等到中國的回應,日本攻擊新加坡的戰役就已經打響,新加坡扼守馬六甲海峽,戰略位置無比重要,英國在這裡經營日久,雖然克拉運河修建成功,但是馬六甲海峽還是最重要的國際水道之一。
日本為了進攻新加坡派出了蒼龍號和飛龍號兩艘大型航母,另外瑞鶴號和翔鶴號也在爪哇海域待命,隨時能夠增援。
按照作戰計劃,日本準備在十天之內攻佔新加坡,一個月拿下整個馬來半島。日本做出這個計劃也是有自己的考慮的,那就是日本認為中國想要參戰至少要經過兩個月的準備,日本就能夠搶得先機。
日本的空中力量率先打響了攻擊新加坡的第一槍,將近二百架作戰飛機一同出動,對新家坡的海空軍基地展開了地毯式的轟炸,霎時間整個獅城都陷入了火光之中。
英國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