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19章 核武攻略,辛亥軍閥,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重減產,減產的規模可能將近一半,這已經是開戰一來第二個大饑荒的年份。第一年由於中國投放橙劑,日本減產將近百分之二十,一年時間之中死於飢餓的日本人達到了一百五十萬以上。

如果今年的饑荒規模更大,日本餓死的人數會呈現幾何倍數的增長,餓死一千萬不是妄想,這個數字已經到了相當驚人的程度了。納粹用焚屍爐,毒氣室等等手段,最終也不過是屠殺了五百萬猶太人而已,由此也可以看出什麼手段都沒有飢餓恐怖。

如果餓死上千萬的人,日本國內勢必會呈現崩潰的局面,不只是生產會崩潰,就連軍心士氣也難以保證,到了這一步,中美再去登陸日本損失就會小很多!

美國人也有這個打算,羅斯福雖然知道美國人報仇心切,但是也不願意看到太多的美國人死在日本本土,那些青年人的父母家人可都是代表著選票,羅斯福絕對不敢輕易得罪選民,至於日本人的死活都不是中美考慮的問題。

戰爭進入了反攻階段,喬宇的事務一點沒有減輕,戰爭初期盟國之間還會同心協力,共同爭取勝利,但是一旦勝利的曙光初現之後,各國之間的勾心鬥角就完全呈現了出來,為了爭奪戰後的利益,各國都在瘋狂的行動。

不過國家間的競爭歸根到底還是實力的爭奪,沒有足夠的實力,就休想拿到屬於自己的勝利果實,就像現在的英國一樣,雖然也是戰勝國,雖然也號稱一個巨頭,但是毫無疑問英國的利益是被其他三國忽視的,這就是國家實力衰退的最好證明。

要想提升國際實力,最根本的還是科學技術的進步,喬宇在二戰爆發之前就制定了相當多的科研發展長期規劃,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核武器,火箭技術,以及電子計算機技術,這些都是二戰後新技術革命的代表。

另外喬宇也對海洋技術,新材料技術,電子技術投入了巨資。經過一段時間的積累,中國在二十年代培養出來的科研人員現在普遍在三四十歲之間,正是風華正茂的年紀,他們最能夠出成果。

靠著這些傑出人才的推動,中國的大型科研專案終於有了突破性的進展,最令人興奮的就是核技術終於開始成熟起來,中國科研人員已經推算出了原子武器爆炸的全部情況。剩下的就是積累足夠的高濃縮鈾,然後進行組裝和實彈試驗,只要獲得足夠的第一手資料,中國就徹底掌握了這種威力強大的武器。

此時的美國其實也在瘋狂的進行著核武計劃,他們是要搶在德國之前生產出核武器,這是一場生死時速的競賽。事實上很多歐美科學家都指出要儘可能趕在德國之前製造出核武器,世界上有這個可能的只有兩個國家,那就是中國和美國。西方科學家出於對中國技術的蔑視,再加上人種問題,他們很自然的就選定了美國。

實際上這些人根本不知道在東方,中國開展核武器的計劃更早,更加系統,而且也更加科學。中國先是利用西南豐富的水力資源,建立起數十座發電站,然後利用這些發電站提煉建立反應堆需要的重水。

發展核武器最大的難度其實是在鈾235 的分離上面,中國的科學家找到了三種方法,分別是氣體擴散法,電磁分離法,以及氣體離心法。喬宇知道美國曆史上採取了氣體擴散法,因此也準備採用這個方法,不過參與核計劃的六位科學家聯名寫信,建議採用氣體離心法。

他們的理由也十分簡單,那就是氣體擴散法需要大量的能源,數量甚至會達到中國發電能力的一半,這絕對是一個讓人頭暈眼花的數字。他們的估計其實也沒有錯誤,歷史上美國人為了分離出足夠的鈾,使用了美國三分之一的發電量,如果不是美國人家大業大,根本就承受不起。

中國的科學家由於時間充足,他們充分論證之後,提出使用氣體離心法,並且建議中國政府要將核電站納入規劃之中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之居家賢妻

羲玥公子

退團後我成了極限運動員

三色橘貓

鬼滅之最強呼吸大師

塵雲風月

降雪無雙

勉強活著

痴纏白月光:寶寶,勇敢一點

庭錦一

[火影]烏鴉效應

隱世長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