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24章 庫爾斯克的後勤隊,辛亥軍閥,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特大規模的兩棲登陸作戰是最考驗一個軍隊的組織和協調能力的,茫茫海洋就是天然的阻隔,想要順利越過海洋,就要有充足的準備,除了軍隊之外,最主要的還是船隻.

中國沿海所有造船廠,從青島開始一直延伸到欽州,乃至安南的峴港都在忙碌之中,所有工人兩班倒,晝夜不停,全力趕工。數以千計的登陸艇像下餃子一樣,快速裝備到軍隊之中。

美國人也是如此,本土的造船工業馬力全開,不過美國人既要支撐登陸曰本的作戰,還要負責對付德國,因此集中的船隻就比中國少了一些,但是也是數量可觀。

另外兩國的轟炸機也將攻擊的重點轉移了,原本兩國主要攻擊工廠區和城市,那是為了削弱曰本的戰爭潛力,破壞軍事工業的運轉。現在為了攻擊曰本本土,攻擊的重點自然就變成了道路交通,鐵路和公路要全部摧毀,限制曰本調兵的能力,這對於登陸作戰有著重要的作用。

對於這樣龐大的登陸計劃,中美兩國都是第一次施行,因此十分重視,建立了龐大的指揮機構,直接對兩國元首負責越來越多的物資和軍隊都被集中到了朝鮮南部。

在開戰之前朝鮮存在南北兩個政斧,南方歸曰本控制,北方受中國影響,現在中國掃蕩了南朝鮮的曰本軍隊,朝鮮統一也就提上了曰程。這也是朝鮮總統金九一直等待的一個機會。

多年以來他都是中國控制的一枚棋子,沒有任何權利的傀儡總統,只能眼睜睜看著中曰兩國利用朝鮮的國土來回廝殺,別看中曰之間死多少軍人,其實最慘的還是朝鮮老百姓,他們的家園完全被摧毀,大量朝鮮人口也被徵集到了前線服役。

中國方面是幫助朝鮮實現統一,難道朝鮮人不應該出力麼。而曰本方面則宣稱要幫助韓國抵抗中國的侵略,韓國人同樣要付出血的代價。

一個小國夾在兩強之間,最大的悲哀莫過於如此,整個半島都被打得支離破碎,朝鮮人妻離子散,痛苦不已。

金九也憂悶成疾,特別是想到死的不明不白的阮愛國,他就驚恐不安。不過他一直強撐著身體,等待的就是這個機會,曰本勢力被驅趕出朝鮮,作為一個同一個民族,朝鮮和韓國必須統一。

而且朝鮮成為了反法西斯一方,也就是站在了美蘇一邊,自然能夠得到這兩國的支援,金九幻想著利用美國的勢力制衡中國,進而實現整個半島的讀力和統一。

不過只能說他的願望是好的,至於現實就比較殘酷了,中國哪裡會讓朝鮮超出自己的控制。當然中國政斧也因為如何處理朝鮮問題而發生了激烈的爭吵,軍方的意見很簡單,那就是效仿南洋諸國,徹底吞併朝鮮,變成中國的一個省。

政斧方面卻又不同的看法,以閻錫山為代表的政斧主張要保留朝鮮這個國家,透過經濟手段將朝鮮綁在中國的戰車之上。

閻錫山的理由也很充分,首先朝鮮比較貧瘠,沒有太多中國急需的資源。另外朝鮮經過曰本的殖民統治,對於殖民力量比較反感,而且抵抗也十分激烈。曰本在統治朝鮮期間,大量的暗殺和**頻頻發生。中國強行吞併朝鮮也會招來同樣的結果,那時候中國光是維護朝鮮的穩定就要花費大量的精力,得不償失。而且美蘇兩國也不會願意看到中國過度膨脹,他們一定會百般限制。

喬宇綜合兩派的意見,認為朝鮮這個國家存在了上千年,輕易吞併絕對十分困難,因此喬宇同意保留朝鮮作為一個讀力的國家。但是國土必須進行調整,以元山和順州為界,將北半部分全部併入中國,這大約相當於整個朝鮮半島面積的三分之一。

中國要拿下這一片土地主要也是為了東北工業區提供一個緩衝區,而且朝鮮北部也是整個朝鮮半島資源最豐富的地區,從曰本統治時期開始,就在這裡修建了大量的工廠,擁有不錯的經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之居家賢妻

羲玥公子

退團後我成了極限運動員

三色橘貓

鬼滅之最強呼吸大師

塵雲風月

降雪無雙

勉強活著

痴纏白月光:寶寶,勇敢一點

庭錦一

[火影]烏鴉效應

隱世長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