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 如意茶館
貓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08章 如意茶館,贅婿:開局解鎖通天修為,貓妖,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其實,蓉城的生活節奏慢,大大小小的茶館不計其數,蓋碗茶,是蓉城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蓉城人稱蓋碗茶為“三才碗”,蓋為天、託為地、碗為人。有“天地人和”之意,與茶的“天人合一”相呼應。
華夏古人吃茶:上古時期,茶是藥;
春秋時期,茶為菜;
漢代時,茶乃粥;
到了魏晉,百姓們不再煮完整的茶葉了,而是將其碾成粉末;
到了唐代時,以茶葉粉末煮茶的風俗早已流傳開了。
從此,飲茶告別了“粥茶法”的年代。
俗語說的好,清晨早起清肺潤喉一碗茶。
茶餘飯後除膩消食一碗茶。
勞心勞力解乏提神一碗茶。
親朋好友會聊天一碗茶。
鄰里糾紛消釋前嫌一碗茶!
老蓉城的各大茶館中,總有一群茶友,常駐於此。你不知道他的名字,可你已經熟知他的聲音,他愛喝的茶。有時候,兩杯清茶入喉,看兩三盤棋,便能消磨半天光陰。
而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茶館也洋氣了不少,像大慈寺那樣的喝茶的環境少了許多,裝修高檔、擺設清雅、光線柔暗的高檔茶樓,悄然遍佈蓉城。
這些新式的茶館,人也進入,便讓人覺得安靜祥和,不再同以前老蓉城那樣熱鬧,而是職場人談商務,小情侶你儂我儂,要麼就是麻將子兒清脆的碰撞聲,鬥地主的吆喝聲。
茶文化,屬於華夏,也屬於蓉城。
李藍月心動了。
兩人交換了一個眼神,似是心有靈犀,同時叫上了那邊正和牆上馬玩著自拍的潼潼與陳小琪,扭頭就往之前那家掛著轉讓牌子的茶館走去。
老闆是個四五十四歲的中年人,早年是It人士,後來辭職,回到老家在這裡開茶館,近年來經不住好友相邀,要準備重出江湖,是以打算將這處茶館給轉讓了。
當陳墨說明了來意之後,老闆立刻熱情地帶著三大一小逛起了茶館。
館子的規模不能算小,前邊的大堂木門,據老闆所說,是於零八年那場地震地震當日地震前兩個小時,從青川運送出來的,在寬窄巷子裡,所有人都叫她“幸運之門”。
一般的門神多以武門神,祈福門神居多,而如意茶館的這兩扇門是較少見的文門神。
文門神在華夏古代,只有中舉的人家方有資格使用,而這兩扇清代的文門神儲存的如此完好,實屬難得。
木門之內,約莫七十來個平方,後面帶著兩進院子,裝飾的古色古香。
“這些年,我為了裝飾這個茶館,從全國各地收羅了漢時的磚,宋代的石刻,明清的門窗、牌匾、楹聯。這些課都是好東西啊,你要是想盤下來,都一併送你了。”老闆爽朗地笑道。
在寬窄巷子租這麼一個茶館,可不便宜,像位置好一點的院子帶鋪面,一年光租金下來,就得花個兩三百萬,真正稱得上是寸土寸金四個字。
陳墨有錢不假,但是也不想當豬給人宰,當即就和老闆殺起了價格。
一番商談之後,最後以一百五十萬連帶著存貨給盤了下來,房租按照一年一付來算,另外還有裝修費用六十來萬。
為了證明自己不是獅子大開口,老闆拿出了一份裝修清單:“小兄弟你看,老哥我可沒騙你,你這要是接手,可是實打實的淨賺,就算是轉手,也能收個幾十萬的轉讓費啊!”
老闆雖然拍著胸脯說,但是數額巨大,他心裡還是覺得這小兩口應該不會這麼快就下定決心。
不過出乎他意料的是,眼前這年輕人並沒有猶豫,而是當即就掏出了銀行卡,示意籤合同。
這店鋪轉讓的手續繁雜,陳墨也懶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