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用魔法打敗魔法
青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7章 用魔法打敗魔法,我,大明長生者,歷經十六帝,青紅,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洪武趕散這個話題,一般情況下群臣不敢提起,因為這其中伴隨著太多的百姓血淚。
漢人都講究個落葉歸根,誰也不想背井離鄉,當時朱元璋為了快速恢復生產,採用的也是暴力手段,強制百姓遷徙。
正因如此,遷徙過程中有著流血、死亡。
雖然洪武趕散是一項非常正確的國策,但對當時被趕散的人來說,實在過於痛苦。
甚至數十年過去了,很多遷徙到泰.州、鹽.城等地的蘇.州人,還對老家念念不忘,稱睡覺為上蘇.州,因為只有在夢裡,才能回到家鄉。
朱允炆修太祖實錄,並未把這件事記錄在內,為的就是維護朱元璋的形象。
朱棣重修太祖實錄,也沒記載洪武趕散的事蹟,同樣是為了維護朱元璋的形象。
所謂趕散,就是把人趕走,散落在其他地方,聽名字就知道不是你情我願的政策。
只是當時大明初立,武將實力太過雄厚,朱元璋實權太大,殺伐又太重,文臣剛找了個新老闆,為了自己的飯碗,並無人敢反對。
也就那會兒了,若是老朱在洪武中後期施行,絕對要挨噴。
即便現在當政的還是老朱,再提出這項國策,一樣會捱罵,但他死了就不一樣了。
人活著可以罵,死了罵就不行了,尤其朱元璋還是大明開國皇帝,罵一個故去的大明開國皇帝,那和反大明沒什麼區別。
別說罵了,質疑都不能!
在這個孝道大於天的時代,朱棣完全可以直接剮了當事人,且沒人敢說什麼。
這也是吏部侍郎驚駭的原因所在,反朱元璋就是反大明,都反大明瞭,皇帝還留著你過年?
這是政治紅線,誰敢逾越雷池半步,必將灰飛煙滅。
可以說,從朱元璋駕崩的那一天起,他就是完人,至少,在公開場合是這樣。
後繼之君為標榜正統,只會無限度的拔高他,群臣為了體現忠君、忠國,也會大肆鼓吹,絕不會有人敢對其抹黑。
當初,鐵鉉把老朱靈牌往城頭上一掛,朱棣屁都不敢放,可見一斑。
如今,于謙又把老朱提出來,誰人敢駁斥?
不管是誰,只要拿老朱做擋箭牌,那他就是無敵的,就連皇帝也不敢反駁。
但,前提條件你不能瞎用。
于謙顯然沒有瞎用,所以群臣也只能乾瞪眼。
大殿寂靜無聲,誰也不敢跟開掛的于謙硬剛,太祖都搬出來了,還說個屁呀,一個不慎,丟官都是輕的,殺頭也不稀奇;且,連個好名聲也撈不著,不划算。
于謙拱了拱手,“皇上,臣以為百姓北遷實乃治國之良策,然,遷徙的同時,也要照顧百姓的心理。”
“這是自然。”朱棣點頭,自誇道:“朕愛民如子,自然不會讓百姓受苦。”
吏部侍郎眼珠轉了轉,繞過於謙,直接向朱棣發難,“敢問皇上,遷徙長途跋涉,如何不讓百姓受苦呢?”
跟于謙剛討不到便宜,他只能跟朱棣剛,最不濟也能落得個敢言的名聲。
這時,殿門口又一道聲音響起:“皇上,臣有本奏。”
朱棣抬眼瞧了瞧,見又是一個給事中,朗聲道:“上前答話。”
少頃,一個北方士子走到御前,行了一禮,開口道:“臣以為,南民北遷國策,可以先從靠北的地區施行,這一來,既可以讓百姓少些辛苦,又能減少他們的心理抗拒。”
他是北方人,十分贊同這樣的國策。
“皇上三思,此策看似有理,實則大謬。”翰林學士出班,“這根本不是遠近的問題,而是遷徙本身的問題。”
“皇上,臣有本奏!”又一個北方給事中,站了出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