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流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9頁,科舉反面教材全解,九月流火,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晉江縣周圍全是山,入城的道路非常難走,而且很少有平地,所以種植糧食頗為不易。除此之外,這裡雖然多雨,但是並沒有河流經過,灌溉不易,水陸交通也很艱難。

本就地理條件不佳,偏偏之前的陳縣令不作為,太離教這個毒瘤也在吸血,現在晉江縣的倉廩情況一言概之,那就是一塌糊塗。

蕭景鐸看的頭都痛了,身為縣令,想要透過年終的考績,基礎是收足賦稅,高分是收很多賦稅,但是百姓家徒四壁,衣食不接,他又要怎麼讓他們交稅?

這還真是一個神仙都犯難的問題。所以為今之計,最要緊的是振興農桑。農桑這個話題從國子監開始,蕭景鐸就不斷地寫文章大書特書,談論如何發展農桑,可是等過了官才發現,那些文章只是紙上談兵,道理誰都懂,但能不能做好是另一回事。

蕭景鐸知道僅待在屋子裡翻閱書籍是不會有結果的,他站起身,喚來一個衙吏說:「隨我過來,我要去田地裡看一看情況。」

如今正是春忙時分,地裡淨是插秧的百姓,蕭景鐸走訪了許多水田,也親自詢問了好些在田裡耕作的農民,這才慢慢對晉江縣的田地情況有了直觀的瞭解。

每日白天他在外走訪百姓,夜晚就在燈下寫寫畫畫。耕地這種東西永遠得問當地人,縣裡許多老人一輩子伺弄土地,腦子裡知道許多時令規律和耕作經驗,蕭景鐸整日和這些人打交道,以他縣令的身份再加上他虛心求教的態度,慢慢從老農口中學來許多。蕭景鐸暗暗感慨,真是越瞭解越覺自己淺薄,若是他沒有實際瞭解情況,而是靠著書上學來的知識瞎指揮,那就要鬧大麻煩了。

然而同樣是因為瞭解,蕭景鐸也暗暗憂心起來,晉江縣每年產糧不足,不是百姓不夠辛勞,而是這裡四面環山,實在沒有多少適宜的耕地。受地形限制,百姓只能順著山勢,在平緩些的地方搭建水田。可是這樣一來,田地又遠又高,照料起來實在不方便,許多百姓光走路就要耽誤好久,一來二去耗費太多時間精力,若是在近一點的地方建田,又確實沒有多餘的地。

其他問題都可以想辦法解決,可是耕地不足,這要如何解決?蕭景鐸從小在北方長大,見慣了一望無際的平原,對這種情況也是一籌莫展。

蕭景鐸沒有更好的辦法,只能多到民間走訪,慢慢鼓勵百姓耕種生產。

一日,蕭景鐸又跑到田裡檢視稻子情況,他剛出現在田壟上,一個坐在路邊休息的老翁就看到了他,立刻高聲招呼:「蕭縣令,你又來了!」

老翁這話一出口,許多人都朝這個方向看來,就連在水裡插秧的人也直起身,對蕭景鐸揮手:「蕭縣令!」

蕭景鐸這幾天時常到田裡,百姓早就和蕭景鐸混熟了,現在一看到這位年輕的縣令,許多人都停下動作,親熱地和他打招呼。

蕭景鐸也笑著回道:「諸位辛苦了。幾位不必管我,我隨意看看就好。」

蕭景鐸辭別了格外熱情的百姓,帶著身後的隨從,低調地在田間走動。看了幾塊田後,蕭景鐸停在一畝地前,低下身詢問在田邊休息的老農。

「阿翁,依您看,我們縣今年的稻子長勢如何?」

這個老農已經快六十歲了,會走路時就在土地裡刨,親眼看過幾十茬稻子成熟,積攢下的經驗不可謂不多。他長滿皺紋的眼睛從稻子上掃過,然後就搖搖頭,道:「以老漢我的經驗,恐怕今年收成一般。」

收成一般,蕭景鐸暗自嘆氣,看來稻子並不會因為他勤加巡視就增產,晉江縣的致富之路果然還很漫長。

蕭景鐸還在請教老農一些農事上的問題,突然身後傳來衙役的呼喊聲:「蕭縣令,朝廷來人了,主簿讓您立刻回縣衙!」

朝廷來人?蕭景鐸臉色嚴肅起來,立刻站起身往回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巫山不是雲

枝玖

宦官駙馬是竹馬

任逍瑤

清風追愛

浪花裡的白

他的觀賞魚(骨科H)

柏依

除了我,他們都有劇本

君汐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