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流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93頁,科舉反面教材全解,九月流火,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等崔太后從宮裡聽到訊息,氣得直罵:「容珂這個小人!」
容珂讓人將這件事的經過編成歌謠,在長安大街小巷傳唱。世人總是相信他們願意相信的,皇家兒媳給婆婆下毒,之後還栽贓給攝政公主,這可比戲文都精彩。明明還沒有拿到證據,民間便已經傳開了。
崔家聯合眾臣,連夜給容珂上書,讓她整治長安裡的流言,不要無端誣陷崔太后的名聲。宮中崔太后也是急得不行:「容珂她怎麼敢!若是對招就光明正大來,用流言中傷算什麼能耐!」
崔太后顯然忘了,這不是中傷,吳太后的毒,確實是她下的。
宮女小心翼翼地說:「太后,鄭王傳信回來了,說他們已齊州,現在已然安頓好了。」
崔太后怔了片刻,倏然驚叫:「文志!」
她噌地一聲站起來,渾身汗毛都嚇起來了:「我怎麼忘了,文志還在外面!我就說文志出京的時候,容珂為何什麼都沒說,大方地放了行,原來她早就等著這一天!程慧真這個賤人,她一定早就和容珂勾結起來了,故意來騙我!來人,快傳信給鄭王,我在宮中撐得住,讓他千萬不要輕舉妄動!」
然而崔太后明白這一切的時候,已經太晚了。
文德殿外重重圍了一圈銀梟衛,宮人內侍只許進,不許出。崔太后的親筆文書,還沒出宮就被扣下了。
容珂接過這份信,看著上面「吾兒親啟」的字樣,輕輕笑了笑,轉手就放到燭臺上,將其燒成了灰。
世間罪名無數,但是能將一個家族連根拔起,讓其永不超生的罪名,唯有一個。自古以來,將相王侯,世家望族,概無法避免。
第117章 造反
等長安裡的訊息轉了好幾個彎,經過許多人添油加醋後, 傳到詩書之地、衣冠之鄉齊州, 便已經成了崔太后毒害吳太后事敗, 現已被乾寧長公主囚在宮中, 很可能要被褫奪太后封號。
犯了大錯的女眷才會被剝奪封號, 不過歷來被這樣懲罰的女子, 多是犯了眾怒的公侯夫人,以及被皇家拋棄的王妃皇妃, 皇家自己的女兒除非牽扯到造反這種大事中, 否則不會被褫奪封號。被降位的妃嬪屢見不鮮, 但是堂堂太后, 位尊名貴, 怎麼能被剝奪太后之位呢?這簡直是比殺了她還要嚴重的奇恥大辱。
鄭王聽到這種訊息,驚得從座位上一彈而起:「什麼?母親要被剝奪太后之位?」
皇后被廢不是新鮮事,但是廢太后,這可是開天闢地頭一樁。鄭王想到這裡都覺得頭皮發麻, 母親要被廢了?這簡直荒唐, 他絕不允許!
「殿下您冷靜。臣已經派人回長安打探了, 想必不久訊息就能傳回來。太后在宮中經營十餘載, 積威深重, 怎麼會被一個小輩廢掉?想必這都是謠傳,不足為信啊!」
「謠傳?」鄭王苦笑, 「廢太后這種話,若不是有苗頭, 天下誰敢謠傳?」
隨侍聞言也沉默了,片刻後,說道:「鄭王殿下且等等,等打探訊息的人回來,也好知道長安到底是什麼狀況。」
可是他們足足等了兩個月,都沒有等到報信之人回來。鄭王十四歲,這個年齡的少年最是衝動熱血,稍微有些不如意就炸了。
「為什麼傳信的人還沒回來?」
兩個月,傳信的人輕車從簡,足以在齊州和長安之間走個來回了。但是現在他們還是沒有回來,多半是被長安那邊扣下了。
隨侍心中也不住打鼓,若是有一星半點的訊息回來,無論好壞,他們好歹心中有個底。可是一點風聲都沒有,反而最是惹人胡想。
鄭王就胡思亂想了兩個月,越想越害怕,恨不得立刻衝到太極宮裡,給自己的母親撐腰。跟著鄭王伺候的人不得不勸告:「殿下,您不可衝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