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敗的人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01章 番外二,回到2000年坐莊金融圈,失敗的人生,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與主角名字相似的深圳期貨界資深人士,深圳柒福投資有限公司總裁葉剛。擅長價值趨勢投資。從業14年,在2007年下半年豆油從7000元\/噸漲至元\/噸的戰役中一戰成名,5萬最高操作到900萬。他操作的賬戶曾多次在國內期貨排名網上年度收益最佳中名列前茅。

葉剛1997年大學畢業後在一家文具公司做銷售員,在2000年的時候,去了武漢華中期貨,開始了他的期貨生涯,2001年又來到了深圳中期期貨,後來就開始自己做交易,葉剛說他也經歷過“交學費”階段,但是他比其他人要好,因為他就只有2萬左右的錢,虧得再慘也就這樣。他真正開始賺錢是2006年的時候做多豆粕,2007年做多豆油,資金從5萬元最高做到了900多萬,信心大增,只管加倉,最終利潤回吐了一半,賺了400多萬。

葉剛比較喜歡研究經濟學,他的投資邏輯是先把經濟學原理搞清楚,然後透過這個原理引申出方法,每個交易方法必須要有理論依據,然後根據理論依據佈置戰術。他對員工也這樣要求,要根據經典的經濟學理論去做投資,下單前要知道理論基礎是什麼。

葉剛認為外資企業進入後,帶來了一些新的消費觀念。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益海嘉裡進入中國食用植物油市場,帶來了小包裝(5升及以下的食用油包裝)的概念。1991年,第一瓶金龍魚牌小包裝食用油上市,引發了中國食用油消費觀念的革命,國內消費者對食用油攜帶不便、油膩環境的固有看法被清潔衛生、攜帶方便的新看法所替代,同時也改變了不少家庭的食用油消費習慣,甚至很多家庭裡再也見不到曾經必不可少的油罐油碗。2002年外資企業又在國內推廣“調和油”概念,引領消費者關注食用油的營養成分調配。在這種食用油營養搭配的理念下,有力地促進了中國食用油品種類和品種的不斷豐富,湧現出了玉米胚芽油、山茶油、米糠油、葡萄籽油、亞麻籽油、稻米油、穀物多dhA植物調和油、深海魚油調和油等一系列新產品。

外資的進入也帶來了一些新的營銷模式。中國食用植物油傳統營銷特徵是大桶運輸、散裝銷售、有產品等級、無產品品牌。外資進入在產品營銷方面帶來了食用油小包裝營銷、品牌營銷等模式,既方便又幹淨。今天,食用植物油流通領域已經普遍實行了小包裝,並且這一營銷方式正從小包裝油擴充套件到小包裝大米和小包裝麵粉上。在品牌營銷上,益海嘉裡和中糧集團合作率先創立了“金龍魚”這一食用植物油品牌,從而引發了中國食用植物油產品的品牌浪潮。在食用植物油方面出現了益海嘉裡“金龍魚”、“香滿園”、“胡姬花”、“元寶”、“口福”,中糧集團的“福盈門”、“口福”,魯花集團的“魯花”,三河匯福糧油集團的“匯福”等一批全國知名的食用油品牌,以及一大批區域性食用油品牌。與其他農副產品相比,食用油品牌發展最快、品牌的全國性影響也最顯著;而中國很多農產品依然還是以地域名稱作標誌,比如西湖龍井、贛南臍橙、煙臺蘋果等,很多農產品品牌依然侷限於很小的區域範圍,未能成為全國性的品牌。在農產品領域中,食用油之所以能在品牌發展上走在前面,外資進入帶來的概念更新和營銷更新以及其後內資企業學習式跟進、內外資企業競爭激化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對於程式化交易,葉剛也有不同的看法,他認為程式化交易有個最大的弊端就是計算機率,但這個機率什麼時候會出現誰也不知道,並且這個事情是不可逆的,另外程式化交易只看資料,沒有背景研究,這是欠缺理論素養的地方。雖然前幾年程式化交易做的很瘋狂,但他認為市場會有一個收斂的過程,當市場朝另外一個方向開始發展時,如果還去做程式化交易,後果不可想象。葉剛還說如果在理論和週期上沒有一個很清楚的認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醫神出獄魏武

老虎來咯

都市:我有一個變態武俠系統

用玻璃杯喝茶

一不小心和你到永遠

柒惜

被偏執大佬強撩後我真香了

羊蘇

嗩吶一響,萬神朝拜

小海的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