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湘碧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3節,不計其庶,瀟湘碧影,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三句話不離婆家,”陳氏哭笑不得,“放一百個心吧,庭瑤的婚事且沒著落呢,斷沒有人大早來求她的。只是我話說在前頭,庭芳是個有主意的,既是一塊兒長大,我還得問問她。看如今的模樣,她不樂意,你家兒子準吃虧。”
楊安琴嘆道:“在她手裡吃虧,好過在外頭吃虧,我也沒招兒了。只你說的對,待庭芳長大些兒再悄悄問她。”
陳氏又道:“我看庭蕪跟恭哥兒年紀相配,也耍的來,你偏不肯。周姨娘還在屋裡關著,再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你何必連庭蕪都煩上。”
楊安琴指著自己的鼻子道:“我是那種遷怒的人麼?庭蕪好雖好,差了四丫頭些許。”
陳氏翻個白眼:“偏心眼兒,你就不怕將來妯娌打擂臺。”
楊安琴正色道:“謙哥兒將來的媳婦要那樣眼皮子淺,就別怪我不客氣。謙哥兒是長房長子,家裡多半兒的好處都佔著,還不興我補貼小的點兒?”還有句話她不好說,陳謙準有出息,哪怕沒出息,陳家也砸的出個前程。陳恭差了些火候,夫榮妻貴,女人家在內宅的體面終歸打男人身上來,婆婆再愛也不頂事兒。庭芳真嫁過去已是吃虧了,陳謙的妻子乃陳家冢婦,小心眼到那份上,不單是不客氣,還得考慮休妻,否則陳家非得散了不可。也正因為如此,陳氏才沒實打實的應下,還要看將來陳恭的表現。
選個丫頭的事兒犯不著楊安琴親自出馬,只是她覺得既然有求於人,索性順路走走親戚,想了一回便道:“後兒休沐,我帶著兩個小子去本家給長輩磕頭,你一同去耍麼?”
“我不去了,四丫頭磨著我買書,早起答應她後兒去書局瞧瞧。”陳氏笑道,“她是個活猴兒,好久不得出門,早坐不住了。先前說去踏青,今年的花兒卻又開的晚,叫她出去透個氣也好。”
說話間,紅梅進來回話:“回舅太太、太太,莊上魏娘子來請安,在門房處等著,太太得空見見麼?”
楊安琴問:“魏娘子是誰?”
“庭芳姨娘的嫂嫂,是個懂禮的人。”陳氏又對紅梅道,“叫進來吧,是庭芳喊她來替百合說親的。再把庭芳喊回來,百合的事兒越早越好。家裡還有些閒言碎語的,到底是跟了小姐的人,真有個好歹咱們大房臉上都沒光。”
紅梅應聲去了,順道派了個小丫頭去請庭芳。庭芳接到訊息,並不急著去見魏娘子,而是沉穩的寫完手中的字,才從容不迫的收拾東西回家。魏娘子已在正房裡陪著說話,斜簽著身子坐在圓凳上,見到庭芳進門,先站起來問:“姑娘好。”
庭芳微笑頷首:“娘子好。”
陳氏道:“才魏娘子說她們莊上不遠處有個小地主,家裡二百多畝田,都是佃給旁人種。哥兒也是讀過幾日書的,因要找個識字的媳婦兒才耽擱了。你看如何?”
庭芳哪裡搞的清楚古代的標準,便問陳氏:“娘看著好不好?我可不懂。我只知道人要好,別慢待了百合就行。”生產力低下的時代,單論人數比例,能識字已經相當於大學生。百合不僅識字,還會基本的算術和算盤,能扯幾句文縐縐的話。德言容功,丫頭不好說德,有德的姑娘也不會嫁給小地主;言則談吐氣度,百合的個人素質在庭芳看來有些坑,扔去外頭比地主家的小姐不差了;容乃長相與裝扮,沒得說,京城閣老家的丫頭,底子和化妝技術都是時代尖端的;最後女工,只會繡花不會納鞋底做大衣裳,有點不大符合小地主家踏實的要求,不過看在陪嫁的份上,大抵不會被挑剔。不得不說,從物質條件上來看,百合外嫁是降低生活成本,只不過良家子的身份更好聽。可外頭日子艱辛,再好聽,遇到不好的年份分分鐘變回奴籍,農業時代很多時候看天看命,無可奈何。
陳氏見庭芳沒意見,想她小孩兒家不懂婚嫁之事,就問魏娘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