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三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1章 瓦解起義軍,乾隆再做批示,清朝第一貪和珅是怎樣上位的,農家三少,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乾隆皇帝沒有想到,和珅瓦解林爽文起義軍的計謀還很奏效。林林爽文的起義軍開始出現瓦解現象,有許多村民紛紛倒向朝廷軍這邊。

乾隆五十二年十二月初一,福康安準備渡海出發,赴臺作戰。乾隆皇帝又給福康安頒佈諭旨,做出具體指示。

他說:廣東莊民同心向義,仇視賊寇。南路村民莊人,看見朝廷大兵雲集,林爽文匪寇紛紛瓦解,都懇請朝廷發給他們腰牌,作為良民憑證。

乾隆皇帝要求福康安所經的北路地方,對各村莊安分守己的村民發給腰牌,讓他們安心生活。這樣做既可以安定民心,也可以識別良民和匪寇的區別,以免官兵進剿後,不能分辨匪寇和良民,受到賊寇滋擾。

乾隆皇帝還要求,清軍進剿後,不能剋扣當地老百姓的口糧,要按時足額髮放,讓老百姓感到朝廷的恩惠,朝廷和林爽文匪寇是有區別的。

老百姓感受到朝廷的好處後,就會自然向朝廷軍隊靠攏,他們就會協同官兵,助力官兵一致剿匪。如果不能夠做到這些,不給老百姓按時足額髮放口糧,老百姓就不會支援朝廷軍隊匪寇。

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就是這個理。後來的事實證明,朝廷的這些措施還是很起作用的。

不久,林爽文的部分起義軍開始投向官軍,甚至起義軍副帥莊大田的隊伍也因為散去的人數過多,不得不搬移家眷,躲避到偏僻的地方去潛伏,最後導致起義軍聲勢逐漸減弱。

相反,官兵的“義民”卻越來越多。他們支援官兵,給官兵帶路,甚至和官兵一起不斷地進攻林爽文的起義軍。他們衝殺在前,有力的改變了官兵的被動局面。

福康安按照乾隆皇帝的諭旨行事,他在九月下旬又給乾隆皇帝寫了一封奏摺,彙報了自己赴臺後作戰的計劃。他在奏摺中說:他準備由鹿仔港開始進剿,分南北兩路合力夾擊匪寇,使林爽文起義軍勢力分散,從而剿滅林爽文匪寇。

乾隆皇帝收到福康安的奏摺後,當即召集軍機處大臣商議此方案,但是大臣們意見不一致,無法統一。

其實,乾隆皇帝本人就身經百戰的人,他看完福康安的作戰計劃也不怎麼贊同,覺得有不妥之處。

他認為柴大紀被久困諸羅縣城,彈盡糧絕,疲憊不堪,手下也只有三千左右的弱兵,無法從南路合力夾擊。

參贊大臣恆瑞擁兵五千,長期坐守鹽水港,常青又在府城擁兵自守。萬一福康安進攻後,這些人不能及時跟不上去,福康安豈不成了孤軍作戰?

如果林爽文和莊大田再兩路合力夾擊,福康安豈不成了前後受敵,出於危險境地。福康安好歹也算是自己的兒子,怎麼能讓他冒這個險呢?考慮到這些,乾隆皇帝在奏摺上批示道:此事不妥。

就現在的情形而言,先解救諸羅縣城。福康安到鹿仔港後,等把川、黔、廣西兵集結完成後,再率軍直抵著落縣城。常青的部隊守住臺灣府城,兵力綽綽有餘,如果臺灣府城失受,也是無力收復。

乾隆皇帝還在軍機大臣的面前,親自誦讀了一遍柴大紀的奏摺。乾隆皇帝念著柴大紀的奏摺,竟然止不住淚水連連,滴下的淚水浸溼了柴大紀的奏摺。

兩班列立著的軍機大臣也被感動得唏噓不已,都說柴大紀忠勇可嘉,天地可鑑。

乾隆皇帝提筆寫道:柴大紀所奏忠肝義膽,披覽為之墮淚。柴大紀被困日久,心志益堅,勉勵軍民固守城池,唯知以國事民生為重,古之名將,何以加之哉?特封柴大紀為一等義勇伯世襲罔替。並命浙江巡撫撥給柴大紀家小白銀萬輛,以示嘉獎。

同時,乾隆皇帝急令福康安速速出發,赴臺作戰,不能在延誤戰機。

就在乾隆皇帝發出急令,催促福康安渡海作戰時,臺灣海峽正是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刷短影片通古代,老祖宗全麻了

少面多肉

嫡女毒醫

墨雪千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