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面的盛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2節,農夫家的小嬌娘,假面的盛宴,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茬了,就當她對不起老二,愧對了良心。
崔氏絮絮叨叨對盧桂麗說了很多話,又問她杜廉現在對她咋樣,還教她若是杜寡婦還是這麼折騰,就讓她少上她屋裡來,她已經對她仁至義盡了。
盧桂麗一直默默聽著,也不做聲,也不知聽沒聽進去。
又幫著女兒幹了些瑣碎活兒,崔氏才準備回家。
“時候也不早了,我得家去了,娘過段時間再來看你。”
盧桂麗點點頭,送走了崔氏,才轉身看著空洞仿若無底深淵的西屋。
那裡住著打從她回來,就沒出聲說過一句話的杜廉。
很快就到了點點滿週歲這一日。
周進一直沒見回來,盧嬌月沒打算大辦,就準備接孃家和幾家親戚在家裡吃一頓得了。
到了這一日,二房一家、梅家一家還有三房以及盧大伯和盧三叔家裡都來人了。席面是盧嬌月託自己爹在鎮上酒樓裡叫的,家裡人手不夠,總不能讓親戚來吃飯還自己吃自己做。而且人也不多,叫上三桌席面也就夠了。
也是盧嬌月心中有些小憤慨,讓你還不回來,我就和女兒在家使勁花你銀子。若是在外面的周進,知道媳婦這點兒小心思,估計會笑得合不攏嘴。他在外面賺錢不就是給媳婦女兒花的,難道還給別人花不成?這婦人家心眼就是小。
按下不提,周家堂屋的正中央位置,用兩張大方桌併成了一個長方形臺子,上面鋪了一層大紅色的綢子,其上擺了許多小玩意兒,大多都是女娃子喜歡的。
有梳有鏡,有珠花簪子,還有些針線香囊什麼的,盧廣義還親手用木頭給外甥女做了一把木頭的小鍋鏟,這是代表灶上活計好,以後可以為夫家洗手作羹湯。
因為盧嬌月活了兩輩子,自然見識比鄉下婦人要廣博不少,還在上面擺了琴譜、棋子、和毛筆。她希望以後女兒能像有些大家閨秀一樣,也能擅琴棋,懂書畫。雖然這對鄉下人來說,似乎是虛套,但抓周這種事,本就是父母長輩們對小娃兒的一種期許,對未來懷有美好的想望,是一種生活態度,是值得鼓勵的。
盧廣智也來湊熱鬧,拿出了一本論語放在桌上。
自此這抓周的東西也算是湊齊了。
點點一身大紅色繡福字的小棉襖和小棉褲,脖子上帶著一塊兒銀鎖片,腳上蹬著虎頭鞋。她坐在桌子上,看看外婆又看看娘。
“娘。”她稚聲稚氣地叫了一聲,指了指面前這些小玩意,目露疑惑之意地望著盧嬌月。
點點說話早,十個月的時候就會叫娘了。不光會叫娘,還會叫婆、公、舅、草。這些對應著二房一家子,還有程婆子和小草。二房兩口子經常抱她,幾個舅舅經常抱她飛高高,小草也經常和她一起玩兒,所以她一個都沒落下。
就是還不會叫舅母,這讓桂丫心情很是黯淡,不過誰叫點點現在只會說一個字呢,兩個字的她說不來。
盧嬌月對女兒做了個手勢,“點點,喜歡什麼,自己去拿。”
點點眨巴了下大眼睛,去望了望桌上的東西。
提到眼睛,就不得不說一件事了。自打點點三四個月後長開了,就能看出她長得像周進兩口子中的誰。不管是從白白嫩嫩的面板,還是精緻的五官,點點和盧嬌月都有七八成像。唯獨一點兒,她眼睛不像盧嬌月。但也不像周進,而是結合了兩口子的優點長的。
盧嬌月是杏眼,大而水靈,周進則眼輪廓修長,眼尾微微有些上挑,是一雙正宗的丹鳳眼。這種眼形也就周進五官輪廓立體,鼻樑又高,才顯得還算能看,若是擱在一個鞋拔子臉上或者圓臉上,就成眯縫眼了。
盧嬌月曾不止一次笑他眼睛小,說他一笑眼睛都眯縫了,怪不得以前他見著外人都不笑,原來是在遮醜啊。這自然是兩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