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9章 347【鑄炮與回京】,夢迴大明春,王梓鈞,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朱元璋非常自信,不禁刀槍便罷,強弓勁弩也不禁,民間只禁盔甲與火器。

火器剛開始管控嚴格,只允許中央直屬三局打造。後來中央出品的火器不堪用,於是把火器鑄造權下放地方,各省布政司和都司都可以鑄造火器。

到正德年間,廣東和四川出品的火銃最為可靠耐用!

王淵想要鑄炮,必須跟浙江布政司或者都司合作,自己私造便有謀反的嫌疑。

浙江都司兵仗局。

一群大明工匠,正在跟葡萄牙鑄炮師,學習如何製造炮模。

炮模便是用來澆鑄炮管的模型,想要鑄造一架大炮,九成時間都花在做炮模上,需耗時一個月到幾個月不等。

王淵叫來工匠打聽一番,基本理清大明和歐洲的造炮手段,分為“鍛炮法”和“鑄炮法”兩種。

“鍛炮法”用於製造鐵炮,中西方的技術完全相同——

第一種鍛炮法:將鍛鐵(通常是低碳鋼)打成鐵板,焊接成圓筒形炮管,或者將鐵板直接捶打成炮管再焊接。

第二種鍛炮法:將鍛鐵敲打成條狀,用鐵條捲成炮管,用於製造小口徑鐵炮。而大口徑鐵炮,則是將鐵條卷出內管,再一層一層套加固鐵環,就跟箍桶一般(英語的炮管和木桶是同一個單詞)。

這兩種鍛炮法,都容易炸膛!

因此,現在大量採用“鑄炮法”,澆鑄銅炮成為主流。但本錢不足的,也只能澆鑄鐵炮,這玩意兒比鍛造鐵炮更不靠譜,因為澆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氣孔。

至於鑽炮管技術,還得再等兩百年,正德年間無論東西方,都沒那能耐在鐵坨坨上鑽洞。

其實鐵炮容易炸膛的缺點,在明末已經漸漸克服,且不像西方那樣各種套用加固鐵箍。

一種辦法是鐵芯銅體,利用銅鐵熔點不同,在鐵胎上澆鑄青銅。銅凝固時熱脹冷縮,壓緊裡面的鐵胎炮管,這種炮比鐵炮耐用,又比銅炮便宜。

一種是熟鐵芯、生鐵外壁炮,優點比銅鐵合鑄炮更明顯,且更加便宜,利於大量生產。

明末的鑄炮技術,已經不輸給歐洲,總打敗仗是因為國家出了問題。以文御武、收稅困難、黨爭不斷……再好的技術,都無法推廣;再好的將領,也會被文官坑死;再厲害的文官,也難以施展自己的才華。

以前這些鑄炮技術,王淵都不會。

他會坩堝鍊鋼就可以了,克虜伯早期鋼炮,便是用坩堝鍊鋼澆鑄出來的,也就領先西方几百年而已!

王淵見葡萄牙鑄炮師,用杉木製作炮模,工作效率低得可憐。這樣鑄炮,等火炮鑄造出來,王淵早就被皇帝召去北方打仗了。

“召集全省技藝最精湛的銅匠!”王淵立即下令。

銅匠們陸續來到杭州兵仗局,王淵問道:“你們鑄造大型銅器,是用什麼方法制模?”

一個銅匠說:“失蠟法。”

王淵說道:“那就試試用失蠟法制作炮模。”

需要幾個月時間的木製炮模,用失蠟法一個多月就搞定。先用蜂蠟做成鑄件模型,再用耐火材料填充泥芯、敷成外範,加熱烘烤後蠟模熔化,一個炮模就這樣輕鬆製成。

王淵害怕耐火泥範承受不住鋼水高溫,還專門命令工匠摻入石墨。

整個過程,把葡萄牙鑄炮師看得目瞪口呆。

接下來,便是把炮模運去紹興鐵廠,用坩堝鍊鋼法煉出鋼水,然後直接澆鑄成鋼炮。

世界上第一尊真正意義上的鋼炮,就此誕生!

按葡萄牙人的叫法,這是一尊艦載加農炮(滑膛),口徑17厘米,全長225厘米,彈膛長216厘米。可發射12磅重石彈,或者30磅重鐵彈——歐洲此時還沒用彈重量來區分火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給首輔養娃的日子

疏散銀河

春閨豔史:風流督公盛寵妻

薇薇安

重生後太子開始追求我

紅色柴蛋

全員戀愛腦,唯我是真事業批

野生突擊隊

開局被拋棄,媽咪的馬甲藏不住了

書生意趣

雲少,夫人又幹了驚天動地的大事

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