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9節,名士,霧十,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衛玠的綁架一事,儼然已經成為了一個很重要的社會焦點。

最令人大跌眼鏡的,是藩王們最終也主動請纓,希望能與匈奴一戰。

朝廷上少數的主和派,之所以主張用和平的方式解決這件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擔心成都王和東海王這兩個當時進京的王爺要搞事情。

這兩位王爺也確實是準備搞事情,但再多的事情都可以等,不會比衛玠更重要。

好吧,這是對於極個別的王爺來說的。

好比楚王世子,也好比成都王。

至於其他王爺,他們只是被逼無奈,一臉的寶寶心裡苦.jpg。

成都王,這位晉武帝的幼子,在朝堂上第一次全無保留的馬力全開,針對各個藩王不同的個人特色,逐一擊破。能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就說動他們;不能的就激將;如果連激將都不行,那他還有一些黑暗面的手段可以用來威脅。

反正結果就是,成都王只僅僅花了不到半天的時間,就說服了朝中全部領兵的王爺,先放下成見,共同抗敵。

在朝臣中有人擔心朝廷對胡人用兵,會造成洛陽空虛,被“有心人”有機可乘的時候,這些“有心人”們已經主動對晉惠帝上書,表達了渴求與匈奴人一戰的血性決心。一個個真的都跟打了雞血似的,說的那叫一個慷慨激昂、鏗鏘有力,好像你阻止他們去,就是在阻止他們忠君愛國。

東海王振振有詞:“兄弟鬩於牆,而外禦其侮!”

我們內部雖有分歧,但是在外敵來臨時,也會擰成一股麻花,打的那群胡人連親媽都不認識!

別覺得所有藩王都是那麼不明事理的人,哪怕他們真的不懂事,他們也有腦子,懂得唇亡齒寒這個再簡單不過的道理。王爺們內心深處,也都更傾向於先揍的外部的敵人生活不能自理,再解決內部的皇位之爭,反正他們是絕對不會讓胡人趁機佔他們領土的便宜的。

是的,也不知道成都王怎麼煽動的,反正對於當時的很多藩王來說,晉朝已經被他們視作了囊中之物,哪怕當下不是,未來也會是。他們自然要看好自己的東西。

從未有哪一次,司馬家會如此的團結一心。

大臣們也沒有不答應的搭理。既可以不用擔心兵源,也可以趁機收攏一下晉武帝之前分散的太過的兵權。何樂而不為呢?

如果故事到這裡戛然而止,會是個不錯的結局,還很有教育意義。

可惜,現實還要繼續,好景並不長久。

在戰爭初期,藩王們確實展現出了極高的戰爭素養,讓人明白了什麼叫兄弟間的默契。但那些熱血、那些兄弟齊心其利斷金的過去,在當匈奴人已經不再能構成威脅的時候,分分鐘就原地蒸發了。

過去還恍若就在眼前,藩王們卻已經能毫不猶豫的調轉槍頭,將利刃對準了自己人。

佛道之爭的突然爆發,令京中的局勢急轉而下,打了很多人一個措手不及。朝廷無力召回大量外在的兵力,藩王們也卻紛紛留了一手。

佛道之爭所代表的宗教之戰,其實就是藩王們角力的縮影。對皇帝的發難,支援自己的信仰,趁機打壓政敵……各種好戲輪番上演,目不暇接,只多眨一下眼,就要擔心會跟不上接下來的劇情。今天還是盟友,明天就是死敵,翻臉比翻書都快,讓人瞠目結舌。

在王濟帶著昏睡的衛玠離開洛陽之前,京中膠著的局勢,已經像是在火上熬煮多時、咕咚咕咚冒泡的熱油,只需要一滴水就能引爆京師。

然後,水就來了。

秦王司馬柬死了。

這是在衛璪和衛熠等人接到來自魏興郡的求援訊息後,一邊點兵 ,一邊命人快馬加鞭、日夜兼程的把訊息傳回京城後,衛老爺子又衝京城傳回給他們的糟糕訊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成路人O後,和反派HE了

奶兔泡泡

駙馬要上天

絕歌

奪嫡不如養妹

牧荑黃黃

幸運合夥人

荷風吹

不重樣美食店

肥鵝撲火

穿成狗血文的早逝白月光

濯雪一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