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95頁,我只想自力更生,中秋月明,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質疑趙德柱,就是質疑姚敏未來的星途,她當然要全力證實:「正哥!正哥……來嘛,幫忙給神仙妹妹解釋下,潛伏的劇本是不是趙總構思的?」
陶正一本正經的握手問好:「我的!編劇費我都拿了,怎麼能推到老闆頭上去呢。」
姚敏嘟嘴鼓腮幫子,他才笑嘻嘻的解釋:「趙總吧很奇怪,溙囧和潛伏都是他構思的,但他一邊能給你描述什麼場景細節,又說不清整個大的脈絡,主線支線的關係更是亂七八糟,但是他就像丟出來一件千瘡百孔的衣服,大概往上面打補丁呢,又多少都能補起來,挺奇葩的。」
姚敏馬上報復:「好啊,你說老闆奇葩,我記住了!」
陶正大驚小怪的哎呀:「你又沒帶錄音筆,哈哈哈,我可以搶先倒打一耙,先發個博說是你說的。」
姚敏才撒嬌跺腳,陶正哈哈哈的跟易菲客套下邀請合作機會,就繼續去笑迎八方客了。
他們幾個也是性格不同、心氣兒不同。
老徐早就出名夠了,對賺錢也沒那麼強烈的慾望,更多是享受自由自在的高爾夫生活,享受重新開始的成功。
真是頂著西南學院院長的名頭來,使勁勸自己的朋友們過去客串上課。
談的都是怎麼用高職來大批次的生產合格群演。
這點和趙德柱、老李他們早期說的那種道理一模一樣。
就是種高階職業教育的內容,那麼多群演,人家不是為了藝術、不是為了賺大錢追尋夢想,就是找個工作而已。
好萊塢的大片場制度也早就崩了,這跟焦盆、漢斯的職業教育體系崩了差不多。
時代不同,有些東西就跟不上。
國內影視圈的問題觀眾根本不懂:「鵬圳前幾年不是想把hk影視界那一套全部移植過來,打造內地第一流的製作基地,成為亞洲的好萊塢,結果呢?」
能跟他一起打高爾夫的,都是八九十年代走過來的大腕。
門兒清啊:「臥槽,原來你想得這麼遠啊,鵬圳市裡想得倒是好,可三年做下來就知道,市政府要給社團組織當後臺了,這怎麼可能?」
其他人也點頭:「嗯,完全移植hk的路數都走不通了,我們內地的問題更複雜,燈光全都是皖徽一個地方老鄉幫帶包完了,道具更是各個影視城的獨門生意,各地群演那不就是社團組織麼,隨時隨地砍人的那種。」
「可不這麼幹,劇組也沒法管理,不是那地方的燈管你敢用嗎,出了問題找誰負責?這就是舊社會的行會幫會,一方面方便了工作,一方面又滋生了弊端。」
「在一個群演劇務出沒的地方,別說幾百上千,幾十人都混亂得很,需要極高的秩序保障拍攝工作,誰來負責?只有這種社團組織主動交押金,有的是群演和劇務,把這塊的管理做好了,劇組基本就不會出大問題,你會選自己找人管,還是交給這種人?」
所以說hk片場動不動有h社會,那都是行業特點導致的必然結果。
劇組其實是個臨時拼湊起來,又非常需要秩序的封閉小社會,還只有野蠻的秩序才鎮得住場子。
但老徐提出來了一種新的解決方案,大高職方案。
所有人基於高職出來,素質就好些,大部分人手是學生勤工儉學,成本就壓到了野群演的低價,卻有更好的理解表演能力,大家有學校這個身份控制秩序,哪怕非學校人員,那都是少數。
假以時日,等高職培養的影視圈人才一茬茬的充實市場。
嗯,這就等於是職業聯賽搞青訓啊,主演、導演、主攝影師之類的尖子生由那些電影學院、戲劇學院培養。
大部分人手其實來自於高職,就是培養一些人的就業能力。
這一撥兒老傢伙說得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