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40頁,我只想自力更生,中秋月明,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內部卻開始全面清算之前的亂七八糟業務,準備迎接元旦開啟的電商大潮!
龐勇把持金融體系,段天平主掌電商平臺推廣,黃徵虎視眈眈的盯著社群團購。
這三駕馬車的組合,想想都讓人期待!
不過這時候易菲就遭罪了。
第964章、叔叔小心思
其實《白露原》的票房還行。
沒有《初戀》那麼驚人的觀影規模,也沒《蘭姐》那麼口碑爆棚。
但已經積累起陶正指導電影,有點看頭的市場影響力。
加上易菲的形象反差,觀眾還不是少。
陶正不是說過這部電影拍攝的時候,借鑑了不少紅高粱的特點嗎。
用比較壯麗遼闊的風景打底,用樸實諧趣的鄉土風格表現關中平原的豪邁跟舊時代掙扎。
袁琅那種有點哏兒的蠻狠純樸中帶著農家人特有的小狡黠,和易菲飾演的奔放、熱情,尋求自我反抗的野性女主角,確實是非常有特色。
把祖祖輩輩都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階級鬥爭,把地主的貪婪、虛偽、堅持,村民的愚昧、怯懦和狡猾,用黑色幽默的方式呈現出來。
反而用普通觀眾難以看到的真實農民生活,展現出了批判現實意義。
包天等一眾配角也演技精湛的烘托出了男女主角。
國內普通觀眾真是一片好評,前提是不要去看原著。
罵聲跟不屑往往都是那些自詡為看過原著,動不動就要求要跟原著一樣的自我感覺良好。
覺得自己才懂文學玩深沉,嫌棄這經典名著愣是被拍成了商業片。
所以《白露原》被送出去參加電影節的時候,就罵聲一片。
按說趙德柱是真不在乎這個,觀眾喜歡,能收回成本那就阿彌陀佛,還能賺點絕對是皆大歡喜,要把利潤拿來給大家分紅的。
但易菲、陶正、老徐、包天都很在意送到國外去參展。
這可能就跟運動員都嚮往參加奧運會吧,得不得第一名無所謂,看看國外同行有什麼評價才是最重要的。
這一點也是當初陶正勸說袁琅接受改編,未來會拿去儘量多參加些國外影展、電影節的承諾。
問題就出在《白露原》送出國參加電影節這件事兒上。
這就是陶正的性格特點了。
他骨子裡既沒那個時代什麼地下電影導演那種非要拍出驚天駭地文藝片,深刻揭露人性之類的大口號,也沒同時期幾個頭牌導演非要迎合大方向,或者要拍出大名氣的思路。
就是挺雞賊的走中間路線,市場我也要點,文藝我也要點,審核不觸碰,但也不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當好好先生。
嗯,其實在趙德柱看來,就是後來他應該拍藥神形成的那種黑色幽默風格,已經在慢慢凝結成型。
然後在送展這個事情上,陶正也耍了個小花招。
國內上映的版本,最後男主角是帶了女主角去投了紅軍。
但在送到國外參展的版本,就輕描淡寫的隱去了紅軍這個明顯的政治符號。
要知道,出國參展其實有個心照不宣的原則。
越是把中國表現得落後愚昧,充滿原始掙扎的感覺,外國評委就會越喜歡,認為足夠深刻的展現了東方落後的面貌,觸及了靈魂。
其實紅高粱那一系的電影,包括王保強還沒出名前當了影帝的那部電影,都是這種型別。
從沒有哪部中國故事的電影,用現代嶄新或者好看的畫面得到獎項。
所以很多送出去參展的電影,往往在國內就得不到上映審查。
也就是導演們在國際名聲和國內票房這兩件事上,只能取一頭。
做得最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