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元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9章 清算軍工企業,斯特拉瑟的紅色德國,人民元首,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你的意思是以德國目前的生產能力無法完成在1933年之前部隊完全換裝的目標。”
斯特拉瑟問道。
“是的,元首。
雖然我對裝備部進行了改革,提高了生產效率。
但是這麼龐大的生產任務是難以完成的。
何況我發現我們的軍火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存在大量浪費。”
施佩爾開始給斯特拉瑟講解為什麼那些企業會降低德國的生產效率。
歷史上缺少資源,國內市場狹小,對一戰嚴格配給制度的恐懼,種種因素糾結在一起,形成了納粹德國複雜而又古怪的經濟體系。
現在的德國多多少少也受到了影響。
更何況,根據斯特拉瑟的描述,未來德國要打一場世界大戰。
戰爭是長期的,需要大量的企業進行生產。
然而廣大的私人部門卻不願意投入到軍工生產中,這造成了資源配置上的極大地混亂。
畢竟現在民用企業的利潤遠遠高於軍火企業,資本總是想往利潤最高的地方流入。
在這種糾結的情況下,私營企業的牴觸對國防經濟起到了事實上的破壞作用,
“開開心心領訂單,拖拖拉拉做訂單”,這就是現在德國經濟,或者說軍火工業最典型的狀態。
不僅是寶馬賓士和克虜伯公司希望這樣做,哪怕是高度國有化的格里戈公司內部也有類似的聲音。
他們認為,既然現在已經佔據了利潤最高的產業,為什麼不加大力度繼續投資呢?
把錢投到軍火上的利潤比投到可口可樂上少多了。
“你的意思是我為了避免德國軍備混亂保留下來的軍火企業反而成為了德國擴大產能的障礙?”
斯特拉瑟感到這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雖然不願意承認,但是這是真的。”
施佩爾肯定了這個觀點,他接手裝備部部長已經三年了,這三年他一直在跟克虜伯等公司明爭暗鬥。
一開始這種鬥爭還是比較隱晦的,但是隨著德國軍備任務的不斷迫近,這種矛盾逐漸被激化到明面上了。
斯特拉瑟對此也不是沒有耳聞,但是他不到萬不得也不想動克虜伯等人,畢竟他是自己上臺的有功之臣,動了它會讓其他人寒心。
“此外,我覺得還有一點:大量的貪汙造成了生產中“摩擦成本”暴增。
畢竟巨量的訂單湧入,分包個兩三次都很正常。
然後你家分一點,我家分一點,回扣多拿一點,等等,最終導致了巨量的資金消失在了生產體系中。
還記得繁榮的民間生產市場麼,沒有錢,哪有那麼多需求?
有了錢,哪怕政府要求關停並轉民用企業,也會有人鋌而走險的生產。”
施佩爾說的就是層層外包吃回扣的問題。
“我賦予你的權力難道還不能解決這個問題嗎?”
斯特拉瑟問道。
“很遺憾,不能,這也就是我進來來的原因。”
施佩爾是帶著“尚方寶劍”上任的,這點大家都很清楚。
早在1929年斯特拉瑟成為陸軍統帥部總司令之後便下命令委任施佩爾接任托特的“四年計劃”建築總代表職位。
接著,施佩爾的任命下達,他正式成為了“德國軍備和彈藥部”主管,外加德國道路交通檢察長,水利電力檢察長,民族工人黨科技處主任。
但是光有頭銜是不夠的,想要如臂指使地調動整個德國的資源,施佩爾的地位還不夠。
起碼克虜伯為首的軍工企業在德國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了壟斷企業。
在軍火生產方面,全德國首屈一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