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元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75章 開戰時間的爭論,斯特拉瑟的紅色德國,人民元首,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除了有關外交問題的爭論以外,德國內部有關是否要打一場世界大戰也產生了不同的觀點。

以經濟部長沙赫特為首的經濟官員認為按照德國目前的經濟模式可以繼續執行下去,開戰反而對發展經濟不利。

沙赫特甚至在跟斯特拉瑟私下會面時提到希望德國減少在軍事方面的開支,把資金傾斜到經濟領域。

當然他並沒有說服元首。

德國究竟需不需要打一場世界大戰,這需要從一戰結束之後說起。

一戰之後協約國施加的《凡爾賽合約》讓德國支付了鉅額的戰爭賠款。

但類似於清未庚子合約,凡爾賽的賠款並沒有全部支付,有一些化為了其他列強對德的債務和經濟支援。

比如說美國在1923年-1928年期間給了德國約價值200億馬克的貸款,協助戰後的魏瑪共和國工業復興。

這一時期,德國的經濟執行尚可。

但是由於1929年喜聞樂見的大蕭條來了,美國自顧不暇,收回了貸款,英法兩國也陷入了空前危機,德國自然無法獨善其身。在這場危機中,德國工人大幅失業,國民經濟遭受到沉重打擊。

隨後,納粹黨正式獲得大權,亞爾馬·沙赫特被希德勒點為德意志帝國銀行的老闆,次年又被點為納粹德國的財政部長。

這位仁兄為希特勒那是立下了汗馬功勞,第三帝國的經濟復甦,他確實功不可沒。

德國為了擺脫危機,不得不走上凱恩斯那條道路,也就是加強國家干預經濟,透過公共工程消滅失業,加強工業的國有化,同時也保證私有化為經濟帶來活力。

由政府舉債,興建公共工程。

比如說縱橫德國的高速公路網(當然也是為了更好地調動軍隊),就是那個時期的產物。

其次是大力擴軍。

德國的擴軍受到凡爾賽合約限制,是違法的。

政府也沒有那麼多資金而舉債發展軍工,不等於在腦門上寫著“英法我要來打你麼麼噠”嗎?

為此,沙赫特為德國再次武裝,提出了mefobills這一偉大構想。

即帝國銀行發行mefobill這個匯票,相當於一個受到政府信用保護的賬外實體,用於支付軍火公司的產品。

但是紙面上呢,這個東西只發了1m的馬克。

就這樣,德國偷偷地重新武裝了起來,而帝國政府幾乎沒有付出特別大的代價。

第三就是配給制。

德國擴軍,但是所需資源不夠,於是政府就採用配給制。

限制供應比如油料啊,食物啊,等等。

透過推行配給制,獲得產業之間的剪刀差(我兔50-80年代也是這麼幹的),從而將這些資金進一步擴軍,簡直不能更棒啊!

完美的產業鏈就這麼來了。

其後果就是德國在30年代的農業水平相比一戰並沒有絲毫的進步,僅僅略高於1913年的水平。

沒收充公。

猶太人啊,叫你們經營商店,控制零售業和物價,統統沒收。

後來的種族迫害,大量猶太人的資產被納粹沒收,成為了納粹政府的囊中之物。

多管齊下,就這樣創造了納粹德國的“經濟奇蹟”。

失業近乎絕跡,經濟增速超過20%,各種百廢俱興,真是厲害得緊。

但是,這種飲鴆止渴的刺激經濟,帶來了幾個大問題。

如果軍隊不再需要產品,經濟該何去何從?

所以,這就成為了二戰爆發的重要的經濟因素,如果納粹德國不發動戰爭,他們自己在未來就會崩潰,因為大量的債務和赤字。

事實上,1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明劫:我助娘子當皇帝

半隻涼鞋

貴妃是狐不是惑

白可愛叫雪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