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頁
言歸正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6頁,我師兄實在太穩健了(下),言歸正傳,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洪荒雖然有許多洞天福地,但此地應當是最為清雅清致的去處。
畢竟曾住三位聖人(注1)。
數百丈外,於靈木樹叢環抱之中,幾座茅屋、一圈籬笆,就構成了一方院落。
院中的那口寶池,闡教十二金仙之一的黃龍真人曾『被觀賞』過;
池邊的那棵樹下,玄都大法師也曾在此打坐,雖然打坐沒多久就改去了如今的太清觀。
而籬笆牆角的那口小土洞,彷彿能看到今日多寶道人那『乾坤打洞』神通的影子……
三清小院。
李長壽在心底喊了聲塔爺,塔爺沒好氣地抱怨一聲:
「咋,金斗妹妹在的時候不喊咱,心裡沒譜的時候就知道喊了!
這喊有用嗎?
你親師叔還能無緣無故打你不成?」
李長壽心底連連賠禮,跟隨白鶴童子到了小院前,對著院門做了個道揖。
白鶴童子喊道:「老爺,長庚師叔到了。」
院中傳來一聲輕笑,木門『吱呀』著開啟,白鶴童子在側旁做請,李長壽帶著點忐忑,邁步入內。
一步跨過,景自生變。
前方樹下多了一張竹椅,其上坐著那位此前見過一次的中年道者。
李長壽不敢打量聖人面容,只是仔細感受聖人道韻。
玉清聖人道的道韻,雖清清渺渺,卻暗藏規正之意,彷彿世間萬物本就井然有序,而在這秩序之間,又存在著逍遙與安逸。
李長壽立刻向前,對道者做了個道揖,朗聲道:「弟子長庚,拜見師叔。」
「坐吧。」
元始天尊輕輕擺手,一隻蒲團在側旁凝成。
闡教重禮,李長壽也是入鄉隨俗,按自己在度仙門學過的『道門通禮』,先道聲謝,低頭微微撩起道袍下擺,從側後方繞到那蒲團之後,邁右腿、再伸左腳,緩緩入座,雙手搭在膝前。
講究的是,道袍前後擺如蓮花一般綻開,後臀於蒲團正中坐正,不偏不倚,方為清正。
元始天尊嘴角的笑意濃鬱了些,言道:「我就那般令你生畏?」
李長壽忙道:「師叔面前,弟子不敢失禮。」
元始天尊含笑搖頭,那小院木門慢慢關上,側旁也無其他聖人弟子。
這位闡教教主溫聲道:
「紅蓮給你三師叔就是,記得將冥河老祖殘魂抹掉,今日我與你說些其他事。」
李長壽心底當真有些錯愕,隨即便是暗自讚嘆。
他此前在太清觀中等了十八天,得來的,也只是自家聖人老爺一句:
『隨你心意。』
李長壽彷彿不認識這四個字了,對自己老師之意不太明瞭,只能解讀為,自家老爺讓自己想辦法過來解釋。
一路上,他準備了五六個解釋方案,以證明自己並不是胳膊肘往截教拐……
怎料,到了元始天尊面前,什麼都用不上。
驚訝歸驚訝,李長壽立刻道:「弟子聆聽師叔訓誡。」
「並非訓誡,只是與你閒聊。」
元始天尊繼續溫聲道,「我有眾弟子,卻少有善變通者,你卻很好。
長庚覺得,截教有何弊端?」
這……
這問題他怎麼敢答?難道要說截教儘是些披鱗帶甲之輩?
若是在元始天尊面前這般說,自是會得闡教聖人好感,但這般豈不是……人前一套、人後一套,又有何面目去見雲霄?
李長壽反應倒是迅速,正色道:「弟子所見或許有些片面,請師叔勿怪。
在弟子看來,截教的弊端在於門人太多,架子鋪得太大,其內混入了不少兇惡之生靈,拖累了截教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