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輕風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一十章 玩不起的出局,大明話事人,隨輕風去,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紐而生亂”,這種事勉強也符合六百里加急的規定。

這份六百里加急奏疏直接送到天子面前,萬曆皇帝看了眼後,感覺與自己沒什麼直接關係,就懶得抽絲剝繭考量,扔給內閣處理了。

首輔申時行看著這份奏疏,雖說可能誇大其詞但也正常,奏疏都這樣,唯恐朝廷不重視。

申首輔大概能明白是林泰來要搞事,但他不明白的是,林泰來具體想怎麼搞事。

如果連首輔都不“知情”,那可能會導致失控啊。

換成是別人敢這樣做事,申首輔早就把奏疏扔一邊去了,愛死不死。

正琢磨時,應天巡撫和鎮江知府的奏疏也到了,聲稱說:

“有蘇州衛八百官軍和一百民夫因江北鳳陽撫院新令,致使不能過江完差,有失期之責。

如今近千人滯留於京口,群情洶洶,又導致過境商旅恐懼蔓延,大量逃離南北渡口。”

作為日理萬機的首輔,看問題的角度和大部分人都是截然不同的。

一般人看到這三份奏疏,感想大概就是:會不會真出事?如果出了事又會有什麼後果?

而在首輔眼裡,唯一的結論就是:氣氛已經到這了。

如果只是林泰來自己嗶嗶嗶,那還可能是“危言聳聽”;但如果巡撫和知府一起這樣渲染危機,氣氛就算是烘托到位了。

這時候,次輔許國走了過來,遞給申時行一份文書,道:“此乃鳳陽巡撫楊俊民之密揭也。”

申時行再展開看去,楊俊民在密揭中說:“林泰來向前在揚州行事激烈,如今又率千人來揚州,江北商民尤其惶惶不安。

為地方安穩之計,減少江北恐慌,命揚州衛運軍往南岸接漕船。

又,朝廷雖命蘇州衛駐防揚州水次倉,但具體如何安排,或有可慮之處,尤其不可使林泰來北上,叩請政府斟酌。”

在如今官場話語中,政府往往指的就是內閣,閣臣也往往被稱為執政。

看完這些申首輔便感到,立刻進入自己熟悉的場景了。

矛盾雙方各說各的,兩邊似乎都有理,然後就需要他這個首輔來調和或者偏幫。

但許次輔冷哼道:“林泰來莫非完全不懂規矩,簡直不將內閣放在眼裡。如果都像他這樣不尊重內閣,內閣還如何掌控朝堂局面?”

不明白朝廷執行機制的人,可能覺得許次輔這話莫名其妙,憑什麼上來就指責林泰來“不懂規矩”?

而懂行的人已經注意到了,在兩個當事人裡,林泰來上的是“奏疏”,而楊巡撫送到內閣的則是“密揭”。

這兩者之間的區分是很大的,完全不是一回事,對內閣而言意義尤其不同。

這就要從內閣的權威說起,原本內閣與朝廷其他部門乃是平行單位,沒有任何統屬關係。

但從弘治正德以後,內閣權力逐漸擴大,壓過了六部,形成了事實上的半集權。

在這個內閣擴權的背景下,部院大臣和封疆大吏在上敏感奏疏之前,往往要先以密揭形式關白內閣。

這種關白密揭並不是奏疏,不需要朝廷做出處置,性質更像是私下裡的情況說明。

內閣看過密揭,對某件事知情甚至同意後,這些大臣才會上正式的奏疏,進入不可逆轉的公文流程。

所以這種關白密揭出現,也是閣權擴張的象徵之一,讓內閣在政務中從只能被動看奏疏,獲得了主動佈局的能力。

具體到這次事件,林大官人的做法是,不跟內閣提前打招呼,直接上了奏疏,把雙方矛盾捅到公開流程裡。

楊巡撫的做法則是,先給內閣送密揭說明情況,等待內閣對矛盾的表態。

站在內閣的角度,當然更喜歡楊巡撫這種表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從秦開始直播歷史

雲拂露

大明:我,朱允熥,開局救活大哥

炸魚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