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夾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節,80年代廠區生活,南瓜夾心,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個孩子沒有一個學到過姥姥身上的本事,到了孫輩這邊也是如此。
田家這些孫輩當中老太太最喜歡的就是孫駢,當初也曾經有過教導孫駢的心思,可惜孫駢自己悟性太差,琴音學不會,下圍棋能不到中盤就把自己給走死,所有的東西都是隻學會了一點點的皮毛,最後只練出了一手還算不錯的硬筆書法。
但在老太太身邊多年的薰陶還是有些作用的,最起碼見慣了老太太身邊用的看的東西,她對物品的鑑賞上還是有些眼力的。
剛剛雖然只是偶爾的那麼一瞄,但是孫駢立即就感覺出了那個畫軸支撐木軸上用料的不同。
那深棕色泛著包漿的色澤,絕對不是普通的木頭或者是新東西可以表現出來的。
田姥爺一聽說可能是老伴喜歡的東西,立即也來了興趣,他抓著鞭子從驢車上跳下來,幾步走到騎腳踏車的那個黑臉漢子的身邊說道:“老三,我外孫女要看啥你就拿出來給她看看,她要是喜歡你還能省些力氣。”
章老三聞言也沒在囉嗦,踩著二八大槓的車梯子將車停穩,歇下籮筐將裡面的東西都翻出來給孫駢看。
章老三籮筐裡面的東西很雜,有罐頭瓶子、廢鐵片、牙膏皮之類的小零碎,還有成捆綁在一起硬紙殼、廢報紙、書本之類的東西。
孫駢一看這些東西就知道,這人應該是在農閒的時候走街串巷下村子收購廢品,然後在將廢品賣給城裡的廢品收購站,從中賺取一些差價的二道販子。
這些人鄉下很多,因為貪圖省事也也沒什麼人管,過去還躲躲藏藏的,現在光明正大的很。
孫駢對那些零零碎碎雜七雜八的東西不感興趣,她感興趣的是從籮筐裡面被取出的畫軸。
畫軸一上手,孫駢就忍不住一挑眉毛,沉甸甸的居然有些打手,這可不是普通木材的密度重量。
在一看他姥爺的表情,居然也在看那畫軸的橫木,顯然對此也是有些興趣的。
能讓一個老木匠感興趣的東西,一定有它的獨到之處,而用既然用了這種檔次的裝裱,那裡面的東西應該也不是凡品吧。
畫軸展開是一卷橫式長畫,畫中內容則是水墨蝦群。
就算只是初窺門徑的鑑賞能力,孫駢也是忍不住的為畫中的墨色大蝦們豎起了大拇指。
只見畫中的蝦群,形態栩栩如生,神色活潑靈動,淺墨處呈現蝦體的晶瑩透徹,濃墨處豎為點睛橫為蝦腦,筆筆傳神,細筆處須、爪、螯剛柔並濟,將蝦的靈敏、機警、活潑與生命力,透過紙張傳達給一切看到這幅畫的人。
落墨成金,這就是姥姥常常掛在嘴邊的大師作品吧,不是浸淫書畫界多年的大家,是絕對不會有這種筆力與功夫的。
在畫作右下角的一處留白之處,留有落款,上書八十七歲白世老人,下面則有一方紅色的印章。
白世老人?是她知道的那位老人嗎?
白世老人的墨蝦圖?是不是真的?
作者有話要說:
這篇文就是平行穿越後家長裡短小日子,家國大事一點不沾邊,主角沒那智商。
避大師諱,白世先生是誰我就不多說,他的蝦海內聞名,就不用我在多說什麼,那段評價先生畫蝦的話,是某一期鑑寶節目,鑑寶嘉賓對一張假畫做出鑑定後,對著播放的齊先生的真畫所說的,就是為了讓大家能有個真假對比。多年之後我居然還能將那段話記下大半,可見當時的印象有多深。
所以女主最大的金手指,應該就是姥姥……
第22章
白世先生的蝦,悲宏先生的馬,兩位藝術大家被公認的精品中的精品,後世名氣大到就算孫駢這樣的美術小白也如雷貫耳的地步。
如果是真的,這一幅目測最少也畫了十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