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夾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節,80年代廠區生活,南瓜夾心,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門,然後關上房門繼續和老公、老爹商量事情去了。
曹玲玲領著菜籃子帶著弟弟妹妹們下樓,走出木材廠家屬院之後,她就先帶著人過馬路,往街道的另外一邊走。
曹小貴跟在姐姐後面,一見她姐要過馬路,就小聲提醒著:“姐,供銷社在這邊。”
“我知道,先不去供銷社,先去文具店讓小駢和小驥把學習用具買了。”
市木材家屬院對面就是市三中,市三中的後側就是勝利小學,勝利小學的後側,則是一處部隊的駐紮地。
守著兩所學校,這裡的青年商店就專門有一側的櫃檯都是售賣文具的,所以住在這附近的人家就把這座青年商店喚作文具店。
孫駢出門的時候身上總是習慣帶一些錢,進了青年商店後,她發現這邊的本子文具圖案樣式的確是比電廠那邊更好,於是就欣然選購起來。
孫駢買了一瓶英雄的藍黑鋼筆水,又買了幾個硬皮的筆記本準備做課堂筆記,她弟弟則是選了一塊帶著水果香味的軟橡皮,姐弟兩個結賬出來,發現玲玲姐帶著小貴買了幾瓶汽水,正站在門口等著他們。
“買完要用的東西了?喝瓶汽水再走吧。”
孫駢姐弟倆聞言接過表姐遞過來的汽水瓶,姐弟四人就蹲在青年商店大門口的一側,一邊喝汽水一邊小聲聊天。
“姥爺這次過來,是為了我和大貴戶口的事情吧?”喝著汽水的曹玲玲突然這麼問道。
孫駢聞言搖晃了一下手中汽水瓶,看著裡面橘子色的液體在玻璃壁上轉了好幾圈才開口回答:“不知道,姥爺沒說,不過我覺得你想的有可能是對的。”
曹玲玲掃了一眼四周,見沒人注意他們這才說道:“我媽和我說了,雖然輪胎廠那邊是重工,男工女工的活都會很累,但是我願意去,好歹是市裡的正經大單位,比去街道小廠子糊火柴盒要好的多。”
“知青辦那邊讓你去街道的火柴盒廠?”那是市裡各個街道為了安置老弱病殘而建設的福利單位,類似於現在的公益崗,被安置過去的基本上都是不識字的嬸子大媽,或者是身有殘疾的弱勢群體。
因為是街道的福利單位,工資給的少不說還沒有編制,去幹活的基本上都是臨時工。
“如今市裡的就業形式已經這麼緊張了嗎?”始終都生活在電廠家屬區的孫駢只是耳聞返城的知青們讓市內各大單位都壓力很大,但是卻沒有想到會有這麼難。
“幾萬人陸陸續續回城,你說壓力大不大?我還算是好的,下鄉的時候學會開拖拉機,年年都是三八紅旗手,所以回來之後還有街道火柴廠可以去,有好些人火柴廠都不願意用,只能在家裡面待著。”
“不是說城裡面允許返城知青提前接父母的班嗎?”
“是呀,可是一家雙職工的能有幾個?一家三、四個孩子的倒是不少。我們家樓上的老李家,兄弟倆已經因為李叔退下來之後的工作崗位應該給誰而吵翻天了,李叔已經躲到廠子裡面不想回家,李嬸天天晚上偷偷哭,每天早上出門眼睛都是腫著的。我們這些人,當初響應號召下鄉去支援建設,結果弄到最後我們卻成為了社會最大的負擔,真是諷刺。”
這種事情誰能說個明白?
反正孫駢是弄不懂,只能在表姐身旁尷尬的笑笑。
表妹不答話曹玲玲也不介意,她只是因為心中堵悶而嘮叨一下而已。
任誰一個好好的大姑娘,鄉里大隊上年年的三八紅旗手,回城之後不但沒工作,還在家當了一年多的米蟲,最後還差一點到街道糊火柴盒,心裡也是不會痛快的。
“反正我是想好了,要是戶口能弄好,不論輪胎廠那邊給分配的是什麼工種我都做,有活幹總比在家吃父母強。對了,小駢你住的近,輪胎廠那邊給輕工們安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