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夾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2節,80年代廠區生活,南瓜夾心,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哦,做四件上衣的布料,那得看你買的啥布料,是純素色還是帶花紋格子,要做啥款式的,還有布匹的寬度是最重要的。如果是純素色的布,像那種布料寬度在一米四、五以上的,就衣長+袖長再加十多厘米就成。如果是那種窄的布匹,就是那種最窄的90厘米寬的,就得是衣長乘以三倍,在多出十幾厘米才行。”
“這麼講究?你和我爸人在倒是好量,姥爺姥姥那邊,我也不知道他們的衣長和袖長呀?”計劃受阻的孫駢有些撓頭的說道。
“我倒是知道你姥爺和姥姥的身高尺寸,不過你真要買呀?”孫媽媽又問。
“當然是真的,不僅是你們還有姥姥姥爺的尺寸,把哥還有弟弟的鞋子尺碼也告訴我。”荷包鼓鼓的孫駢很自信的說道。
“我看你是不當家不知道柴米貴,四個人的衣服兩個的鞋,是那麼好買的?我把咱家剩下的布票都給你,能買多少就買多少,剩下的別丟了,給我帶回來。”
顯然孫媽媽是不相信女兒有那個經濟實力來完成她的禮物清單的,不過她也不想打擊孫駢的積極性,畢竟孩子肯為家中付出這是好事,等她到了商場,看到布料和鞋子的價格之後自然就明白,不會在逞能了。
拿了家裡的布票之後,孫駢又向她媽要了一些糧票和肉票,她打算明天在市內逛上一整天,這些是為午飯準備的。
不過要不要帶飯盒?給家裡面在帶回來一些好飯好菜?
還是算了,逛商場帶飯盒好麻煩,想吃點的好的,不如回來割點肉自己做,還實惠。
腦袋裡面轉著各種想法的孫駢捏著從媽媽那邊要來的各種票回到了自己的房間,她開始為自己的禮物清單計算價值。
根據她媽的說法,買那種寬度一米五左右的布,衣長+袖長再加十幾厘米,那麼長輩四個人,每個人平均有兩米布應該是夠用的,他們家沒有身材太高或者太胖的人。
上次她媽媽去買的確良,一米差不多寬的素色的確良也就七塊五,帶花色的要貴一些,但也不超過九塊錢,這已經要比普通的布貴出將近一倍了。
雖說冬天的衣服裡面需要加內襯,但是布料只買實惠一些的,一個人二十塊錢應該是夠用的。
在就是哥哥和弟弟,他們倆一個喜歡打籃球,一個最近學跳舞,都正是需要一雙好鞋的時候。
前段時間好像聽付曉燕提起過,商場那邊普通一些的回力鞋八、九塊一雙,質量好一些的十一二,魔都那邊過來的名牌則要二十幾塊,買兩雙差不多要五十塊錢。
把這些東西都買齊,差不多要一百二、三,在多給出十塊錢的預算,差不多就夠用了。
家裡人都安排好了,剩下的就是她自己,孫駢垂涎銀興商場內文具專櫃上的一隻高階英雄牌鋼筆已經很久了,這次說什麼也要將它買回來。
普通的一隻鋼筆三塊五塊,好一些的十幾塊錢,而孫駢看中的那一隻,卻要整整一百塊。
一百塊在這個年代是何等的價值?
它是八、九十斤的豬肉,兩、三箱三十幾斤的雞蛋,兩套嶄新的普通布料的西服,一個四口之家半年的伙食費。
一輛鳳凰牌的女士腳踏車,一百五十塊錢左右,孫駢姥爺家前年剛買的那臺熊貓牌的黑白電視,三百九十八元。
雖然要買那些大件,除了錢之外還得有足夠的工業卷,但是一百塊的購買能力,由此也能夠看得出來。
默默的在心中計算了一下所有禮物價值的總和,孫駢發現她甚至都不用去動用自己之前的積蓄,只這一次的稿費應該就夠用了。
太好了,這樣手裡面就還能留下一些,果然寫長篇的感覺就是棒,下一次嘗試一下十萬字以上的投稿吧。
眼力心裡都是人民幣形狀的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