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七十二章 朱與徐,我的姑父叫朱棣,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儒家的老路上來。

朱元璋努力過,不過不算成功,而且毀於建文新政。

如果他朱棣也做不到,後面的人,就都不行了。

這是關乎朱家江山社稷的大事,不能馬虎了。

“解縉何在?”

解縉急忙躬身,“臣在。”

“朕前面讓你修書,重新討論正統大事,如今不光是大明正統,還有官學正統,你都要用心,要拿出讓人信服的東西……這樣吧,你一個人勢單力孤,這一些恩科館選,所有新進翰林官,悉數交給你。朕准許你選拔天下有識之士,一起共襄盛舉。從上到下,從裡到外,都要拿出新東西,不得有誤!”

解縉渾身一震,毫無疑問,這是個巨大的權力,如果解釋清楚了,他就是當朝的泰斗宗師,不光是朝臣表率,還是士林領袖,完全可以取代朱熹的地位。

當然了,如果沒弄好,那也是身敗名裂,遺臭萬年。

“臣,謹遵聖旨!”

朱棣又道:“徐欽,你也跟著解學士一起修書吧!你們家有武將,也有文臣,文武齊備,也是千古佳話!”

徐欽忙躬身道:“陛下盛讚,不論文武,皆是為大明效力,為陛下盡忠。”

“哈哈哈哈!”朱棣開懷大笑,“說得好,你們要多用心。”

朱棣隨後又問了問新科進士的安排,責令吏部趕快安排妥當。

蹇義只能躬身答應,眾人從金殿出來,包括夏原吉等人在內,齊集吏部……這一次徐景昌開的條件再誘人,老夏也覺得應該站在文臣這邊了。

所謂的同志情義,也就持續了幾天而已。

畢竟不論是孔孟,還是朱子……完全是在刨祖墳。

他們也看透了,徐景昌和解縉等人,不斷拉攏盟友,擴充實力,他們最後的目的,必定是取代儒家治國之道,換成一種新的東西。

由他們鼓搗出來的東西。

是可忍,孰不可忍!

“郭資已經臥病不起,宋禮被逐出朝堂,呂震擔任大理寺卿,還有解縉的通政使變成了二品官……”刑部尚書鄭賜哀嘆道:“他們是步步緊逼,日拱一卒,真不到何時何地,朝堂之上,再也沒有理學之臣的容身之地啊!”

兵部尚書劉儁也在輕嘆,“關鍵是陛下願意相信他們的,我們縱然有理,也說不清啊!”

幾個人面面相覷,最後還是蹇義說話了。

“我盤算了一下子,當務之急,是找到一件事,證明儒家的東西是對的,讓陛下回心轉意。只是這事情不太好找。”

這時候夏原吉突然開口了,“你們知道安南的事情嗎?”

“安南!”

聽到這話,首先眼前一亮的就是劉儁……他當然知道了,安南在前幾年出現了變亂,權臣胡氏奪了王位。

由於前面安南是大明的屬國,因此就在永樂元年,遣使赴明,向朱棣聲稱陳氏:宗嗣繼絕,支庶淪滅,無可紹承。臣,陳氏之甥,為眾所推,請求明朝冊封。

朱棣派楊渤到越南觀察後,當地陪臣耆老都奏稱:眾人誠心推臣權理國事。

大明一時再沒有懷疑的理由,便封胡漢蒼為安南國王。

這事情本來到此為止了,可接下來出了一件事……原來安南的陳朝並沒有死乾淨,有後裔逃到了寮國,並且向大明遣使,請求幫忙復國。

而且那位陳朝後裔,名叫陳天平,已經到了應天,正在懇求上國幫忙恢復江山。願意叩謝上國,感恩戴德,永世不忘。

夏原吉說出這事……在場幾個人都是鬼機靈,他們很快明白了他的用意。

徐景昌不是說朝貢貿易不好嗎?

不是覺得儒家厚往薄來不對嗎?

我們給藩國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朱元璋:逆子,這皇位非你不可!

山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