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七十六章 忠君報國,我的姑父叫朱棣,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徐景昌看到這裡,已經是五體投地了,解縉不愧是大才子,這個敏銳程度簡直絕了!
在儒家的綱常之中,朱棣奉天靖難,說破大天,也是叔父奪了侄子的帝位,以小宗並了大宗……哪怕前面不斷在說建文帝破壞太祖法度,他手下都是女幹佞賊臣……但是靖難都是以下犯上的行為,很難解釋清楚。
太祖皇帝起兵討元,渡長江,統一南方,驅大兵,北趕元朝,光復燕雲舊地,恢復漢家天下,至此為止,太祖皇帝恢復了自三代以來,直至南宋斷絕的天命。
「對,忠君報國,以大明為先。」朱高熾揮舞拳頭道。
朱高熾笑嘻嘻道:「其實也沒有完全否定,他的意思是天心人意,要合二為一才行。趙宋就是太沒有出息了,才不配掌握天命。」
「我說表弟,你這手藝當真是絕了,御膳房完全比不上你啊!」
朱元璋也就無奈認了,雖然事後他也反應過來,覺得不對勁兒,但始終也突破不了,就被限制住了。
但是伴隨著破解儒家天命觀,重新認識大明開國的意義,靖難的問題也迎刃而解了。
徐景昌連連點頭,心情大好……「這樣吧,我親自下廚,做幾個菜,把解學士請過來,咱們再仔細聊聊。」
「你現在準備怎麼樣了?」
雖然只是個雛形,但是卻讓朱高熾眼前一亮。
解縉也嘆道:「到了這一步,我是有死無活,只有豁出命去,把事情辦成,不然我身敗名裂,死無葬身之地。」
解縉忙道:「我可不敢居功,其實這裡面有不少東西都是定國公所講,我也不過是貪天之功罷了。」
這套體系是從大明正統開始的。
解縉連連點頭,「定國公真是一語道破,我也想了不少……比如孔夫子說父母在不遠游,千百年延續下來,就成了反對對外開拓的理由,陛下提議下西洋,只能靠著鄭公公去辦,朝堂之上,不論文武,竟然沒人能挺身而出,真是大明的悲哀!」
朱高熾也道:「沒錯,現在就可以按照徐欽所講,他說天下財有定數,這個天下包括海外。身為大明之臣,為國謀財,天經地義吧?凡是去海外尋找財富,並且有所成就的,都能得到賞賜,朝廷不吝加官進爵。」
….
聽他這麼說,解縉和吳山也連忙夾了一個獅子頭,加起來就四個,別讓這貨都給吃了。
徐景昌笑道:「確實,但現在這套東西還是空的,需要往裡面塞東西。」
吳山看得目瞪口呆,口水都流出來了,「大人,您今天可下了血本啊!」
徐景昌也弄好了十八道菜,全都擺在了桌上,還有洪武年間的窖藏美酒。
朱高熾努力瞪大眼睛,「什麼怎麼樣?」
吳山也放下了筷子,驚訝道:「這麼說以前流落蠻夷之地,視為天朝棄民的人,或許還是大明的功臣?」
不用問啊,一定是朱元璋了。
但是到了解縉這裡,他直接講,夏商周秦漢隋唐,一脈傳承的天命,斷於趙宋之手,是朱元璋重拾了天命,這下子等於說老朱比肩大禹了。
這回徐景昌舊事重提,解縉挖空心思,終於突破了傳統的儒家桎梏……解縉認為南宋滅亡,漢統衰亡,天命斷絕。
他夾起了一個獅子頭,吭哧咬下去,香甜豐潤的味道,簡直難以形容。
徐景昌點頭,「沒錯,理所當然,就應該是這樣。」
趙宋不配持有天命,那天命歸誰了呢?
「可現在我們有了新的東西,以大明利
益為先,也大明百姓為先……再去處置對外事務,立刻順暢起來,我們身為大明臣子,扞衛大明利益,理所當然!」
真是愧不能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