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五十二章 分家就行了,我的姑父叫朱棣,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說著,徐景昌將一份《鄭氏規範》,遞給了鄭沂。
“瞧瞧,這就是他們私下聚集,討論的東西,你還說跟你們鄭家無關?”
鄭沂只看了一眼,就哈哈大笑,笑得眼淚都出來了,“徐景昌,你還真沒讀幾本書!豈不知道,我鄭氏自從兩宋以來,數百年的傳承,直到今日,興旺繁榮,人丁眾多。入仕為官者,更是不可勝計。就連太祖皇帝都稱讚鄭氏。鄭家規範,早就大行其道,讀書人誰家沒有一份?你想拿這個定罪,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徐景昌笑容不減,恍然道:“原來你們鄭氏已經有好幾百年了,真是不容易啊!這麼說改朝換代,也沒把你們家怎麼樣?真是讓人五體投地,萬分佩服!”
鄭沂怒目圓睜,喘著粗氣道:“你想說什麼?”
“我想問你,如果遭逢國難,你們鄭家又該以誰為先?是國,還是家?”
國家,國家,到底誰在前面?
鄭沂咬了咬牙,突然冷笑道:“徐景昌,你們徐氏一門二公,煊赫無比。我倒要問問你,是國,還是家?”
徐景昌笑容更盛,“鄭沂,我想你八成是忘了,我們家是與國同休,和大明朝休慼與共。有朝一日,我們的榮華富貴肯定和大明一起煙消雲散……反倒是你們這些大家族,赫赫揚揚幾百年,子孫眾多,人才輩出,你們勢力龐大,到底是站在哪一邊,才需要仔細思量。”
“不用思量。”鄭沂哼道:“我鄭氏皆是忠臣義士!”
“要都是忠臣義士,也就活不到今天!”徐景昌針鋒相對。
鄭沂也是伶牙俐齒,“徐景昌,世代傳承,誰人沒有祖宗,你家先人也是從宋、金、元過來的,跟我們又有什麼不一樣!”
“大不一樣!”徐景昌冷笑道:“我們徐家往上數,皆是窮苦人家,和太祖皇帝一般不二。我們這些窮人,完糧納賦,供養國家,不曾虧欠什麼。似你們這些大家族,以士大夫自居,高高在上,予取予求。享受著國家恩賞,鄉親供養。拿更高的標準要求你們,又有什麼錯?”
徐景昌突然淡淡一笑,“鄭鴻臚,我在金殿上,提出南孔的事情,你急著站出來,拿太祖承認大元正統的隻言片語反駁我。是不是擔心一旦否定了大元,你們在元朝為官的族人就成了侍奉蠻夷的逆臣賊子?玷汙了你們江南第一家的美名?名聲壞了,你們又如何繼續獨霸一方?是不是這個道理?怪不得你瞧我不順眼呢!我這是不小心挖了你們家的祖墳啊!”
徐景昌聲音不高,但是字字誅心,直戳肺腑。
哪怕坐在椅子上的蹇義,都不由得站起來,眉頭緊皺。
徐景昌還真沒說錯,像他們家,一門二公,看似顯赫。但是跟真正的豪門還是兩回事。
與國同休,這四個字不是說跟大明一起共享榮耀,而是大明完了,也就完了。
真正的豪門,是像孔府那樣,能夠經得住改朝換代。
不論誰當天子,他們都有官做,有榮華富貴可享。
而在孔府之下,是像鄭氏這樣,許多個百年家族……鄭氏之下,還有許多地方計程車紳大族,講究耕讀傳家,生生不息。
孔家就是這些世家大族的終極形態,是他們的一面旗幟。
所以砍孔家,才會如此危險。
被徐景昌點破心思,鄭沂面色鐵青,嘴唇都氣得哆嗦,一句話說不出來。
徐景昌反而笑道:“鄭鴻臚,話說到了這裡,你們鄭氏的規範,到底是個什麼玩意,也就不用我說了吧?你們自以為世代傳承,生生不息,把自己放在大明之上。還把這套東西四處散播,說你們結黨營私,有什麼冤枉的?陛下給你們的御筆,難道不是理所當然嗎!”
鄭沂終於咬了咬牙,怒道:“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