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三十九章 朱高熾的平衡之道,我的姑父叫朱棣,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除此之外,這裡面還有更重量級的寶貝,那就是當年朱元璋的《諭中原檄》。

驅逐胡虜,恢復中華!

哪怕過了幾百年,這八個字依舊熠熠生輝,擲地有聲!

甚至還被人拿去搞了二創。

朱棣俯身,看著諭中原檄,臉上洋溢著難得的笑容。

“你們看看,這就對了,咱們大明是驅逐胡虜而來,是重新恢復了中華。父皇寫得明明白白,還說什麼殿興有福,簡直胡說八道!”

跟在身旁的蜀王朱椿也探身看去,仔細閱讀,隨後感嘆道:“沒錯,沒錯!就是這樣!陛下,臣弟想要一份副本,拿回去用心研讀。”

朱棣笑道:“皇考當初就說你是蜀秀才,是咱們兄弟裡面,最會讀書的,想必你能做出一篇更好的文章!”

朱椿臉色微紅,感嘆道:“臣弟過去就是個糊塗蛋,根本沒有讀懂。從今往後,臣弟只想腳踏實地,用心研讀,只求不要曲解了古人就好。”

朱棣點頭,欣然道:“你有這個心,就必定能成。”

朱棣帶著大傢伙,看了一圈……不得不說,徐景昌著實用心了,這裡面收集的東西算不得多名貴,更不是金光閃閃的寶貝,但是每一樣,都代表著一段大明朝的光輝歷史,堪稱無價之寶。

一圈看下來,朱棣回頭看了看幾個兄弟。

“你們都說說吧,有什麼心得體會?”朱棣問了一圈,最初沒人敢搭話。

沉默了半晌,還是寧王朱權仗著膽子道:“陛下,臣弟想說兩句,又怕說錯了,陛下見怪。”

朱棣笑道:“你怎麼膽子這麼小了?朕不是幫你還錢了。過去的事情就過去了,手足兄弟,俺怪你什麼!”

得到了鼓勵,朱權終於仗著膽子道:“回陛下的話,臣弟有兩個心得,其一,皇考創業維艱,著實不容易。誰能想到,一個僧人乞丐,竟然能坐擁天下,成為華夏之主?更是驅逐了胡虜,拿回了漢家江山,這是多不容易?至於其二,我想是咱們大明朝,一元復始,永珍更新。和其他朝代都不一樣,咱們是重興道統,再造中華。有什麼與眾不同的國策,也是情理之中,不必大驚小怪……不知道諸位兄弟意下如何?”

朱權這話說得很有水平,上半句是吹捧了老朱,下半句則是不著痕跡吹捧了朱棣。

大明朝永珍更新,朱棣用出什麼新手段,制定新國策,你們就老實聽著,誰也別調皮搗蛋,不然有你們的好果子吃。

諸位藩王自然聽得明白,有人贊同,有人反對,但是卻沒人敢反駁。

難聽的話朱棣已經說完了,木已成舟,他們也是無力迴天。

沒法子,只能贊同。

“我們都同意陛下的宗室條例,陛下深謀遠慮,都是為了大明朝好,都是為了光大皇考基業。”

“陛下不容易啊,四哥用心良苦啊!”

……

面對一群弟弟們的吹捧,朱棣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好,咱們繼續,去後面拜祭中山王,拜祭所有有功之臣。”

朱棣心情大好,困擾了大明朝很長時間的宗室問題,總算是有了個結論,雖然算不得完滿,但總歸是大大減輕了百姓負擔。

訊息很快傳到了應天,武英殿之中,蹇義和夏原吉,還有其餘眾臣,頗為感慨。

“夏尚書,你能估算一下,可以節約多少開支嗎?”

太子朱高熾好奇問道。

夏原吉笑道:“殿下,王府的俸祿就不用說了,一個王府,還要配屬三衛兵馬,還有各種工匠。要供應一個王府的開支,就需要消耗一個府的財賦。只怕還不夠。如果是塞王,那就更多了。臣粗略估算,這一項德政,也能節省五百萬兩以上的開支。地方百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朱元璋:逆子,這皇位非你不可!

山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