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五十章 朕的好大兒,我的姑父叫朱棣,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把握不住,別自己找死。
可問題是王洪沒事,誰要替京城的亂子負責?
還有,陛下要人,又該怎麼辦?
大傢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到了最後,呂震開口了。
畢竟作為朱高熾的心腹,他不能眼瞧著太子殿下為難。
而且這事也不復雜,就是需要點破窗戶紙。
“殿下,還有諸公,太學生拒絕北上在先,辜負天子,又圍攻師長,激怒王大人,致使他憂憤而死。此事無論如何,都要國子監生負責。”
蹇義略沉吟,就說道:“呂尚書所言極是,只是要讓誰來負責,又要誰來徹查?查出來的結果,如何能夠服眾……這些事你可都想過?”
呂震低著頭,沉吟良久,緩緩道:“蹇天官,還要查嗎?”
要查嗎?
國子監裡面,有大批的廕監,比如蹇義的兒子就在其中,其他人也不例外。另外那些考入國子監的,也是一方翹楚,他們的家族多半也是地方大戶,和士林名流,沾親帶故。
一旦徹查,究竟要查到什麼程度,才能算是結束?
前面徐景昌弄得尼山鴻儒會,已經讓讀書人風聲鶴唳了。
真要是查起來,一樣是人頭滾滾,肯定會傷損士林元氣的。
劉儁是個憨憨,他還沒有領悟呂震的意思,不由得問道:“不查如何定罪?”
呂震呵呵道:“劉尚書,這個罪,是所有太學生的!”
“啊!”
劉儁大驚失色,不由得看向其他人,卻發現大傢伙似乎早有準備,就該是如此。
這個黑鍋太大了,只能讓國子監一起來背。
“那要是如此,怕是要廢了國子監啊!”
劉儁的聲音不高,但是在場眾人,無不駭然心驚。
國子監可是個有著悠久歷史的衙門,歷代因循,豈能輕易廢掉?
解縉斟酌道:“是不是可以遣散這些生員,把他們趕回原籍?”
蹇義心中所動,看了看朱高熾。
這位太子殿下思忖片刻道:“可以將他們發回原籍,只是接下來要招募何人進入國子監?”
朱高熾挺了挺腰身,看著在場諸公。
“這些太學生不願意北上,接下來的監生,怎麼也該願意為國分憂,能夠不避艱險,北上報國吧?”
光是驅逐了這一批監生,重新再招募一批,如果還是換湯不換藥,全都一個樣,又有什麼用?
朱棣那裡也沒法交代。
所以國子監的改革勢在必行。
眾人面面相覷,心中陰雲翻滾,不寒而慄……在長久沉默之後,還是解縉開口了。
“殿下,所有監生,應該有真才實學,且能不避艱險,有志報國。依臣之見,應該多從貧家子弟之中挑選。”
朱高熾點頭,“這話對,要能吃苦,願意吃苦……還有嗎?”
解縉又道:“還有就是所學內容,陛下讓人北上,是要能辦實事的。因此最好精通算學,瞭解實務,不是一般的書呆子。”
朱高熾又是頻頻點頭,“解學士說得極對,眼下的太學光是讀四書五經,只是做八股文章,說是砥礪學問,磨礪人品,結果卻是違抗旨意,欺師滅祖……足見他們品行堪憂啊!”
大傢伙一陣唏噓,有心反駁,也是無話可說。
實在是這些太學生太丟人了,根本是無藥可救。
朱高熾見眾人沒有什麼話說,他突然笑了,“我方才想了想,按照解學士所講,其實也不用麻煩了,有一所學堂正合適。”
朱高熾看向眾人,“要不咱們上書父皇,把天下第一學堂改成太學,大家以為如何?”
不如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