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五十一章 勃勃生機萬物競發,我的姑父叫朱棣,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是大喜事。等這個孩子生下來,就接到宮裡,咱們親自帶著,別讓那小子把好端端的孩子給教壞了。”
朱棣居然和黃觀英雄所見略同,不得不說,徐景昌真的要反思一下了,怎麼混成了這樣子?
“我認為這是汙衊,絕對的汙衊!我是無辜背鍋,都是朱大胖子,他黑了心,拿死人做文章,喝人血,吃人肉,還不吐骨頭!”徐景昌切齒咬牙,“等我回去,一定要揭穿他的真面目,讓世人都知道,這位太子殿下是什麼德行!”
徐景昌的憤怒是有道理的,因為朱大胖子剛剛送來的奏疏,請求追贈王洪禮部尚書,諡號文獻,準家鄉建廟祭祀。
這個規格放在文臣裡面,也算是頂級了。
大家都說太子仁厚,可那些真正瞭解怎麼回事的,無不驚歎朱高熾的腹黑。
王洪明明是反對讓太學生北上,可是朱高熾卻說他為了此事積極奔走,不辭勞苦,一心為公,廢寢忘食。
彷彿王洪支援他的主張一般。
隨後又說王洪愛護學生,呵護弟子,卻不幸喪命,其情可憫。
如此一來,彷彿是說王洪支援此事,還因此丟了性命。
正因為如此,才追贈禮部尚書。
倘若事實真是如此,也算情有可原。
最妙的就是這個諡號。
文獻!
可不是任何一個文臣都能得到諡號,也不是哪個人都有資格以文開頭。
而且第二字獻也是不錯的,聰明睿哲曰獻,知質有聖曰獻,都是頂級的好話。
兩個絕好的字,放在了一起,扣在了王洪身上,怎麼都有點荒誕的感覺。
這就好比是五仁月餅,明明都是好材料,組合到一起,就人厭狗嫌了。
文獻這個諡號,彷彿是說獻出了這條命,給廢掉太學制造了契機。
九泉之下的王洪,真不知道作何感想?
屬實有些人一死,比他活了一輩子都管用。
黃芸芳見徐景昌破口大罵,就忍不住勸道:“國公這又是何必?太子殿下聰慧英睿,必是日後的明君聖主,國公替他揹負罵名,殿下也不會虧待國公。而且身在朝中……稍微糊塗一點,也沒什麼不好,對不?”
徐景昌突然笑了,“我說夫人,這是岳父老泰山教的?”
黃芸芳一笑,“這點道理,還用不著他老人家教。吃虧是福,國公大度一點,就當……就當給咱們孩子積功德了。”
徐景昌眉頭微動,是啊,他要當爹了!
他居然要當爹了!
“你說的沒錯,我要莊重一些,學著當個重臣……對了,你說我現在開始蓄鬚怎麼樣?就像咱爹似的,長長的鬍鬚,黝黑髮亮,飄飄灑灑,儒雅隨和。”
黃芸芳白了他一眼,你又不是六首魁元,就不怕東施效顰啊?
“國公還是別想著蓄鬚的事情了,如今北平多事,有人要來,有事情要辦……只要一切四平八穩,朝野心服口服,自然就是國公的功勞。”
徐景昌點了點頭,深表贊同。
現在的北平,整體的方針確定了,幾項主要的任務也都明確了。
但是這麼多事情,還沒有來得及一項項落實,有的開了個頭兒,有的還在紙面上。
真稱得起是勃勃生機,萬物競發。
在這麼個千載難逢的風口,不幹點事情,實在是說不過去!
徐景昌果斷下令,學堂生員到達北平之後,第一件事,就是進行徵稅。
沒錢還幹個屁啊!
蹇英作為監生,隨著第一批生員北上。
他在山東的時候,接到了訊息,應天的三千太學生,悉數面臨被裁撤回家的命運。
仔仔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