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一十六章 定國公之功,我的姑父叫朱棣,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朱棣的想法,不是那麼合適。

“太子殿下,伱有什麼高論,不妨說出來。”姚廣孝鼓勵朱高熾道。

朱高熾鼓足勇氣,“回父皇的話,兒臣以為,邊境何止萬里,想要禁絕貿易,何其之難?之所以會有走私,就是因為有利可圖。假如能讓貿易更方便,豈不是就沒了走私了。”

“你胡說!”朱棣不客氣道:“現在蒙古人就買去了那麼多糧食,鐵器,如果再擴大,豈不是把大明的好東西都買走了?等他們弄出幾十萬鐵騎,到時候南下扣關,又該怎麼辦?”

朱高熾被呵斥的不敢說話,姚廣孝只好嘆口氣,“陛下,堵不如疏啊!”

朱棣再度一愣。

朱高熾則趁機解釋道:“父皇,利之所在,走私所在。朝廷要想真正控制住北平,從長遠來看,就要掌握住貿易……要想掌握住貿易,就要擴大榷場,安排足夠官吏,甚至要讓受朝廷控制的商人前去貿易。”

朱棣皺眉頭,並沒有明白。

朱高熾繼續道:“父皇,咱們不妨假設一下,如果二弟名下的錢莊商行到了大寧,跟蒙古人貿易,您可還擔憂?”

朱棣冷哼道:“你們兄弟就沒有一個讓我省心的!”

朱棣嘴上這麼說,但是也明白了朱高熾的意思……現在北平真正的問題,就是龐大的貿易,沒有納入朝廷掌控。

只有控制住了,賣多少東西,掙多少錢,送出去多少,拿回來多少……有了準數,也就不用怕蒙古人趁機壯大了。

現在麻煩的是朝廷最多設立一個榷場,派幾個官吏過去,管理的能力太薄弱了。

就這點治理能力,如何能約束住所有人?

姚廣孝道:“陛下,其實老臣也和定國公聊過,他的意思也是徹底整頓九邊……像衛所軍戶,不能只是屯田養兵這麼簡單。還要負責打擊走私,武裝巡邊,瞭解敵情,滲透瓦解。收買細作,總之,事情多得很。”

朱棣皺眉頭道:“這話是不錯,可區區衛所,能做成嗎?”

“那就需要徹底整頓九邊,原來的屯墾戍邊不夠用了。”姚廣孝道。

朱棣眉頭緊皺,“哎,這麼一說,只怕連九邊的衛所都要裁撤改編,牽涉的事情更多了。”

姚廣孝用力點頭,這時候老和尚才凝重道:“陛下,老臣以為,當下不應該盯著北平,那邊有定國公在,出不了太多的事情……倒是要和靖難勳貴多聊聊,推心置腹,跟他們講明白,朝廷要整頓九邊,乃是為了國家的長治久安,絕非卸磨殺驢,請他們放心。”

朱棣猛地吸口氣,不得不說,老和尚的提醒實在是太及時了。

北平的事情冒出來,接下來該怎麼整頓人馬,打擊走私,鞏固邊防……肯定要拿出一整套措施。

到時候動了靖難諸公的利益,這可不比裁撤中原等地的衛所……萬一這幫人想不通,攛掇鬧事,可就麻煩了。

畢竟北平的風暴,不管多大,都還是小事,應天要是起風了,那可就麻煩了。

朱棣點頭答應,轉過天,他就叫來了淇國公丘福,兩個人暢談了一次,隨後依次是鄭亨、王忠等等人……

可就在朱棣抓緊溝通感情,穩定老兄弟們情緒的時候,北平又送來了訊息。

數萬朵顏三衛兵馬南下,迫近長城一線,定國公正在和朵顏三衛的人進行商討。

“好啊,朵顏三衛也出兵了!這下子勾結韃子的事情,板上釘釘,再也沒有疑問!”朱棣勃然大怒,“不光該殺,還要誅滅九族……就連朵顏三衛這幫人,也不能放過!朕現在就要出兵,討伐不臣。”

朱棣又一次徵北大將軍的基因發動,他已經坐不住了,不去不行了。

他對徐景昌的應對,也頗為不滿,這小子什麼意思?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朱元璋:逆子,這皇位非你不可!

山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