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十六章 朱棣的削藩策(求點票票),我的姑父叫朱棣,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削藩……不然寧王被劫持,他也就不會來的那麼湊巧了。
朱棣本想著借稅收,充實國庫的名義,整頓商賈,追查欠稅……如果是藩王經商,自然也在其中。
只不過這一刀沒有砍出去,就被徐景昌和夏原吉等人聯手阻止了。
但朱棣不是個輕易放棄的人,他一直在尋找機會。
直到他發現錦衣衛和戶部互相庇護,想要逃過責罰,朱棣勃然大怒,向著朝臣發出雷霆一擊。
不管怎麼樣,朕要你們削減冗員,節省開支。
到底該怎麼選,你們自己看著辦吧。
強如朱棣,沒法左右一切,睿智如姚廣孝,也沒法算無遺策。
不管是徐景昌,還是那些九卿重臣,也都有自己的心思打算,遇上了不想做的事情,也會想盡辦法推脫出去。
這事情有趣就在於各方博弈到了最後,依舊要面對削藩這道題。
只不過這事既不需要徐景昌來推動,也不需要他去執行。
基本上置身事外,笑看風雲,也算是他的成功了。
而且還是巨大的成功!
“徐景昌,有些話老衲要提醒你。你固然聰明過人,可你的算計勁頭兒,讓老衲很不喜歡。明明該你勇於任事,衝鋒陷陣的時候,你卻百般推脫,置身事外。試問朝臣要都是像你這樣,大明的天下會變得怎麼樣?”
徐景昌很認真想了想,“少師,就算我拼了一條命,大明朝也未必變得好多少啊!而且這事由朝臣提出來,可比我提出來好多了。不然就會被扣上離間骨肉的帽子,現在他們沒得選擇,只能朝宗室開刀,才是最好的結果。”
儘管知道徐景昌有狡辯的一方面,但也不得不承認,他說的有道理。
“早晚老衲要找一件事情,讓你小子衝在前面,用心完成。而不是一直置身事外。”姚廣孝咬牙切齒道。
徐景昌哈哈大笑,“但願姚少師能找到……不過你放心,就算找到了,我也有辦法化解,咱們倆乾脆賭一場怎麼樣?”
姚廣孝呵呵道:“老衲不會賭,因為我必贏。”
徐景昌翻了翻眼皮,這老賊禿的自信滿滿的樣子,怎麼比自己還讓人討厭?
你等著啊,早晚有一天,我讓你來求我幫忙。
徐景昌還有心思和姚廣孝打賭玩,朝臣那邊卻是陷入了強烈的糾結……因為朱棣讓他們裁撤冗員,但是每個衙門,仔細衡量一圈,除了端茶送水的,沒有誰能裁掉。
這可要了命了。
朱棣逼迫又緊,時間轉眼就到。
大傢伙都惴惴不安,上朝猶如過鬼門關。
不過當大傢伙看到蹇義和夏原吉,兩位尚書胸有成竹,多少有了點安慰。
面君之後,朱棣哼道:“朕交代的事情,你們弄得怎麼樣了?”
蹇義躬身道:“回陛下的話,臣仔細核實,要想裁汰在京官吏,並不容易。除非能合併一些衙門,比如撤銷詹事府……畢竟每個衙門的職責所在,官吏數目,都是太祖皇帝定下來的,陛下至孝,如何能輕易更改?”
朱棣冷哼道:“好啊,學會拿皇考堵朕的嘴了?朕也查閱過太祖實錄,調整官制,是常有的事,別以為朕不敢!”
蹇義慌忙道:“陛下英睿,頗類太祖。只是改革官制並非小事,倉促為之,後患無窮,臣斗膽懇請陛下慎重……其次,臣以為有些開銷,可以儘早砍掉,不會有任何困難,只要陛下一道旨意的事情。”
朱棣哼道:“當真?”
蹇義道:“臣不敢欺騙陛下,當初太祖皇帝設立九大塞王,駐守邊疆……時過境遷,如今的九邊,和當年大不相同。蒙古臣服,相安無事。塞王乃是太祖所立,不可廢除。但是塞王所轄王府三衛,可盡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