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一十章 朱棣是個好皇帝,我的姑父叫朱棣,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啊,要不你請教一下趙王,讓他給你說說。”

老三?

朱高燧?

他懂什麼啊!

朱高熾萬般不服,朱高燧輕笑了一聲,“大哥,本來該讓你虛心求教的,但念在你無知無畏的份上,我先跟你講了,等回頭兒你再謝我也不遲。”

說完,朱高燧就道:“不說別的,二哥已經和市舶司簽了三十萬匹絲綢的生意,所需生絲,已經和浙西的百姓簽了約書。他現在各處辦作坊,如果在應天設立一個三千架織機的作坊,一年大約可以產出五萬匹上等絲綢。賣給西洋,就是一百萬兩,絲綢是重稅,足有三成之多,也就是說,足有三十萬兩。大哥,你說三十萬兩銀子,是多少州府的稅收?”

朱高熾頓時一愣,不由得陷入了思忖,放在靖難之前,一兩銀子差不多可以買兩石粳米,三十萬兩銀子,就是六十萬石糧食。

大明朝稅收最重的就是蘇松常鎮四府,其中蘇州二百多萬石,數額最大,松江府大約是一百二十萬石……這兩個府拿出來,都是遠勝不少省份的。

浙江那麼富庶的一個省,也就是二百八十萬石。

其餘偏遠的窮省,就更不要說了。

“一半松江府的稅收,頂得上甘肅等省份一年的稅收……就是老二的一個作坊而已!”朱大胖子傻傻看著幾個人,眼珠子差點掉下來。

“這,這是真的?”

朱高煦把眼神斜上四十五度,懶得搭理他。

朱高燧則是哼道:“大哥,你知道收糧食有多麻煩,需要耗費多少吧?可是二哥的作坊,只要那麼大的一塊地方,一下子就能把稅金交上來。我問你,你說那些人,憑什麼和我們鬥?他們有這個實力嗎?”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朱元璋:逆子,這皇位非你不可!

山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