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二十二章 永樂!永樂!,我的姑父叫朱棣,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流民造黃冊,降旨釋放所有奴僕,撫平創傷,使百姓得以團圓。”
朱棣站在城樓上,早就知道了事情的經過。
他也反覆思量,到底要怎麼說?
其實他大可以藉機歸罪建文,痛罵建文手下逆臣,然後赦免奴僕,賙濟百姓團圓……也算是給靖難之役做了個總結。
但是當朱棣站在城樓上,俯視臣民的時候,他突然改變了主意。
這麼大的聲勢,百姓齊聚奉天門,如果只是解決自己和侄子的那點破事,未免太小家子氣了。
而且朱棣敏銳意識到,此時的自己,不管要做什麼,都沒有人能夠阻攔。
什麼六部九卿,什麼科道言官,此時此刻,沒有人會阻撓自己,也不敢阻撓!
既然如此,朕怎麼能錯失良機呢?
朱棣的腦筋迅速轉動,論起搞事情的能力,誰能比得了他啊?徐景昌和他比起來,簡直是尿檢樣本和三峽洩洪的區別,誰讓咱是大明天子呢!
想到這裡,朱棣意氣風發,打定了主意。
“定國公,你所請朕已知曉。想當初皇考初登大寶,就頒佈旨意,由於戰亂,百姓四處漂泊,一些人力薄勢弱,一些人貧不能存,不得不賣身為奴,勉強苟活。皇考在洪武五年降旨,要求旨意所到,悉數釋放奴僕,歸家為良。朕秉持皇考仁德,亦當尊奉皇考舊制。且加恩天下,凡是無以為生,典賣妻女者,朝廷墊付,幫忙贖人。若是有欺凌霸佔,逼良為奴的,立即釋放。如有豪強拒不放人,皆可上告衙門,每人獎勵鈔百貫。”
朱棣拿出了朱元璋的舊制,這一番話說完,臨近奉天門的大臣們,聽得清楚,一個個變顏變色,壞了,怎麼陛下也胡鬧起來了?
徐景昌卻是暗暗發笑,好樣的,朱老四,你這借題發揮的本事,真有我的精髓啊!
說朱元璋是最愛惜百姓的皇帝,並非空話……他登基之後,就下旨釋放奴僕,全數變為良人。
他還特別規定,福建等地,有用閹人為奴僕的習慣,朱元璋要求凡是發現此類事情,使用閹人的豪強之家,也要閹割抵罪,還要送進宮裡當宦官。
另外老朱針對戰亂頻繁的中原地區,那些不得已賣身為奴,給人當小妾的,可以按照原價,交錢贖身。
假如拿不出錢,也可以由朝廷支付,給伱贖身。
朱棣就是把朱元璋的這道旨意拿出來,重申一遍。
可問題是現在早就不是元末了,當初朱元璋明確規定,只有功臣之家,才可以豢養奴婢,普通文臣是不行的。
現在別說文臣了,就算是一般豪強富戶,都有一大堆的奴僕婢女……如果真按照這道旨意,豈不是要把所有家僕都釋放出來?
對此徐景昌只想說,幹得漂亮!
同樣興奮的還有站在朱棣身旁不遠的朱高煦,他的眼前一亮,簡直想要跪倒磕頭,高呼父皇聖明!
他辦絲綢作坊,最大的困擾就是人員不夠,不光是工匠,也包括普通的織工。
朱高煦會不顧一切,給工匠蓋房子,就是想千金買馬骨,吸引更多人,過來投靠他。
現在朱棣這一道旨意下來,就等於逼著豪門大戶,釋放奴僕……而這些釋放出來的奴僕,也需要生存,自己急需的織工不就來了!
父皇,你真是太聖明瞭。
什麼也別說了,從我漢王府做起,釋放奴僕,一個不留!
這倒不是意味著王府裡面就沒人伺候,什麼事情都要自己幹……其實還可以使用丫鬟,但是需要出錢,用合適的價碼去僱傭。
說白了,就是從主僕關係,變成僱傭關係。
世家大族,奴僕成群,還有眾多家生子,輩輩為奴的情況,勢必大為改觀。
朱棣這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