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一十二章 通政使的崛起,我的姑父叫朱棣,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放心,卑職必定竭盡全力。”
徐景昌臉上含笑,他知道解縉是個聰明人,和聰明人談話,就是方便。
“解學士,其實那邊已經給我透了風,他們需要大幅度提升百官津貼,尤其是在應天的住房,要先解決他們的宅子,然後才能輪到工匠。不然他們就會以風水之說,阻礙此事。”
徐景昌道:“解學士,這筆錢可以出,漢王做生意,不會不懂有買有賣,有舍有得的道理。但是這個彩頭,無論如何,我也不想留給那幾個人,你身為通政使,也是九卿之一,理當有提出方案的資格……你只要拿出新的方案,我必定全力以赴支援,這份功勞就是你的。”
解縉下意識嚥了口吐沫,心跳直接超級翻倍了。
你有多大功勞,未必能獲得群臣的認可。
但是你主導了一次增加俸祿,讓百官著實多拿了錢,你的地位就會一飛沖天。
通政使這個職位,是個彈性非常大的位置。
徐景昌在的時候,靠著他的身份,加上能折騰的勁兒,徐景昌獲得了堪比宰相的權柄。
但是換成了解縉,這位悲哀發現,權勢又退回去了,甚至還不如從前了。
六部尚書全都排擠他,旬會他主持不了,徵稅的權力又都被戶部奪走,加上六科廊也不聽號令。
解縉除了能跑跑腿,送送奏疏,就沒有別的權力了。
說到底,還是資歷太低,沒人服氣。
倘若自己主導了這一次增加俸祿,把事情辦得漂亮,百官歸心,不說達到徐景昌的高度,至少能和六部尚書掰手腕,獲得大九卿該有的地位。
天賜良機就在眼前,豈能坐失良機!
大丈夫生在天地間,豈能鬱郁久居人下!
拼了!
雙方迅速達成了一致,解縉告辭,前去準備。
他這個通政使,能不能一飛沖天,就看這一次了。
因此解縉拿出了一百二十分的精力,他首先去拜會了楊溥和黃淮,作為內閣之中,尚存的兩位成員,解縉跟他們彼此交心,深談了一次。
楊溥嘆道:“要說起來,我們也都是翰林出身,仰賴天子垂青,入閣之後,才有了一處房產,津貼雖好,但畢竟是官位越高,拿的越多。就拿現在的津貼來說,六部尚書能拿一百八十兩,可到了七八品的六科給事中,折成銀子,一個月還不到一兩,聊勝於無罷了。”
黃淮突然道:“既然這麼說,還是給房產划算!”
解縉聽完了他們的意見,點了點頭,“我明白了,既然六科拿的少,這一次就給科道言官一些好處,把他們拉過來!這也是咱們內閣的功勞。”
咱們,內閣!
兩位閣臣迅速領會了解縉的意思,沒錯,是咱們自己人!
內閣決定共同進退,就在雙方緊鑼密鼓,做著最後部署的時候,時間到了八月底。
這天夜裡,皓月當空,一顆赤色大星,宛如雞卵,劃過應天上空,由北至南,看到的軍民百姓,不計其數。
天象變化,對於奉天靖難的朱棣來說,有著不同尋常的意義。
因此翻開永樂實錄,隔三差五,就有星象記載,彷彿是老天爺在鼓勵自己的兒子一般。
出現大星劃破天空,很快就有種種傳言,其中最廣泛的就是月落星沉,不宜動土。
也就是說,大星落處,不能大興土木,而這塊地方,正是應天城南,聚寶門外。
訊息傳到了宮裡,就連朱棣都被驚動了,他立刻降旨,要求朝臣悉數進宮,同時傳旨欽天監,詢問情況。
“回陛下的話,臣以為此乃是上天示警,南方秉承火德,我大明正是以火而興……如果大興土木,難免壞了國運,還望陛下明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