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二十八章 建文死了,我的姑父叫朱棣,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是溥洽大師親口承認的,我可沒有半點逼迫。”

姚廣孝臉色陰沉,他已經略有察覺,知道徐景昌沒憋著好屁,但在這個時候,他也不好說什麼。

溥洽大師笑道:“定國公,出家人不打誑語,朝廷要釋放奴僕,賙濟百姓團圓,這是做功德的好事。你要是想從本寺要人,老衲不會阻攔,去留自便。”

老和尚如此通情達理,讓一旁的朱高熾都高興壞了。

偷偷給徐景昌使眼色,行了,見好就收吧!

千萬別惹姚少師發火。

可徐景昌那是見好就收的人啊!

他氣勢洶洶過來,隨便兩句話就打發了,還有面子嗎?

徐景昌想到這裡,湊到了溥洽近前,笑呵呵道:“大師,我有件事情很想問你,身為出家人,你也經歷了靖難之役。我想問你,陛下登基一年多,大刀闊斧,勵精圖治,大明朝煥然一新。以你的慧眼觀之,陛下澄清宇內,功勞如何?能不能比得上菩薩?”

溥洽笑道:“吾皇慈悲,大功大德,豈止是菩薩,就是佛也是比得上的。”

徐景昌點頭,“大師這話說得太好了。我突然有個想法,打算和大師交流,不知道大師能不能給我解惑?”

溥洽笑道:“定國公慧根深重,才思敏捷,你要是想修福報,必是能有大成就的。”

徐景昌連連道謝,“大師,你看這樣,佛經上說,供養佛法僧,都是有大功德的,所有才會有無數善男信女,燒香禮佛。獻上錢財,施捨衣物糧食。供養佛寺,以求福報。我過去也聽大師講,寺廟是受八方施捨,有為八方提供便利,可是如此?”

溥洽笑道:“自然,佛寺門前辦廟會,方便百姓。佛寺有禪堂,收留無家可歸之人。行路僧人,到了廟裡,討一口吃的,住上數日,都是可以的。”

“大師慈悲。”徐景昌笑道:“我向來是禮讚佛門慈悲之心,深感諸位大師的德行高遠,欽佩到了五體投地。”

徐景昌的好話就跟不要錢似的,旁邊的姚廣孝已經沉下臉,怒視著徐景昌……小子,你別太過分了。

老衲還在這裡呢!

朱高熾乾脆下意識往後退步,他怕一會兒打起來,迸自己一身血。但是朱高熾又有點好奇,他不明白,徐景昌還能玩出什麼花樣?

徐景昌見鋪墊差不多了,就笑道:“溥洽大師,你剛剛說過,陛下堪比佛祖……天下子民,納賦交稅,供養朝廷,盡忠吾皇……這和善男信女,供養佛菩薩,是不是一個道理?”

溥洽臉色驟變,“定國公,這事只怕不一樣吧,皇糧國稅,不交怕是不行的。我們寺中,卻是隨便多寡,並沒有數額限制啊!”

徐景昌一笑,“那就請寺廟做點改變……不要再拜木雕泥塑,轉而侍奉真佛,豈不是更好?”

溥洽辯才無雙,單論佛法,姚廣孝都不是他的對手。

可是徐景昌這小子太缺德了,他給和尚挖了個坑。

你承認了朱棣堪比佛祖,雖說是吹捧,那你也該供養這個“真佛”,如何供養,自然是納賦交稅了。

好一個邏輯嚴密,無懈可擊。

姚廣孝按捺不住,“定國公,你要人,師兄已經給了,你還得寸進尺,須知道不光有菩薩低眉,也有金剛怒目!”

徐景昌卻是不怕,“少師,您是怒目金剛,也該護持正道。陛下需要有人納賦交稅,供養國家開支……偏偏佛門之中,有很多人不事勞作。有了錢,寧可變成香火,也不願意交給朝廷。這樣下去,如何是好?”

姚廣孝氣得切齒咬牙,“你小子莫非要讓所有僧人還俗不成?”

“不,我是敬重佛法的,也是尊敬諸位大師。我的意思,既然少師主管僧錄司,是不是該給每個寺廟定個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朱元璋:逆子,這皇位非你不可!

山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