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三十八章 大明至上,我的姑父叫朱棣,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鄭賜、郭資,還有其餘重臣,紛紛站出來附議。

一時間徐景昌又成了孤家寡人。

看戲看得成了主角,吃瓜吃到了自己身上……蹇義不惜把徐增壽推薦他的事情說出來,拉徐景昌下水,弄得人人皆可尼山鴻儒會。

這麼一來,局面驟然變化。

徐景昌多少也有點尷尬。

誰讓你總是挖坑,這回把自己也埋了吧!

有本事咱們互相傷害啊!

徐景昌很快恢復了鎮定,笑道:“我都說了不信什麼尼山鴻儒會,更不是尼山鴻儒會的成員,但我想請教諸公,為什麼百姓會這麼看?流言蜚語那麼多?種種說法,不可勝數?歷朝歷代的事情,都歸結到了尼山鴻儒會上,這又是怎麼回事?”

什麼怎麼回事?

分明是你在背後搞鬼,興風作浪!

徐景昌卻是不慌不忙道:“大傢伙別看著我,百姓會相信這些事情,也跟天下士人的種種作為分不開。朝臣彼此勾結,遇到了什麼事情,就一起反對,諸如徵收商稅,釋放奴僕,興建外城,設立學堂……如果沒人在背後唆使,又怎麼會千人一面,萬人同心?”

徐景昌的提問,又喚醒了朱棣的本能……他對尼山鴻儒會感興趣,也只因為朝臣不停阻撓各種政務,讓人不得不懷疑,在他們背後,有著一隻看不見的手,在左右著一切。

所謂尼山鴻儒會,只是滿足了大傢伙的幻想。

“定國公,你說這些,不還是為了前面的事情憤憤不平嗎?”蹇義道:“朝臣有顧慮,不喜歡標新立異,難道還錯了?事到如今,只怕需要你定國公反躬自省才是。”

徐景昌哼道:“蹇天官,你這麼說了,那我倒要問問你,在你心裡,儒家更重,還是大明更重?”

徐景昌發出了類似你女朋友和母親同時掉河裡,你要救哪個的靈魂之問。

蹇義冷冷道:“我是大明臣子,受陛下洪恩,自然是一心為國,不敢有半點不忠!”

徐景昌笑道:“既然這麼說,就是大明更重要了?”

“大明離不開儒家!”蹇義低吼道。

“這話不錯,但大明能只有儒家嗎?”徐景昌又把皮球踢了回去。

蹇義不客氣道:“說來說去,還是要講百家爭鳴的事情嗎?我已經說過來,千人千面,大明亂不得!”

徐景昌笑道:“千人千面,固然不錯……可天下讀書人要都是尊奉孔孟之道,那又至陛下於何地?”

“陛下乃是君父,是天地綱常之首!”

“可綱常是所謂聖賢定的,是儒家士人解釋的,並非陛下說了算!”

此話一出,龍椅上的朱棣,猛然睜大眼睛,若有所思。

……

徐景昌和蹇義針鋒相對,雙方都沒有客氣,這幾句話說下來,也把事情講清楚了。

漢武帝時候,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即始皇帝在疆域上天下一統之後,又從思想上,統一了天下,做到了真正的大一統。

可兩漢隋唐,一路發展下來。

此時的儒家已經和西漢的儒家不一樣了。

儒家士大夫有了自己的利益取向,他們遠遠不是漢唐的那些讀書人了。

唐代的詩人,都嚷嚷著去邊塞殺敵,提攜玉龍為君死。

可是到了宋代,就成了送死你去,功勞歸我……士大夫們,把國和家分得很清楚。

大明如何放在一邊,要保住他們的家族勢力,才是一切的前提。

家國國家……

到底是誰在前面,誰在後面,這是個問題!

而且還是最最核心的問題。

這個天下,誰說了算!

朱棣深深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朱元璋:逆子,這皇位非你不可!

山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