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四十章 忠孝第一家,我的姑父叫朱棣,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咱們倆再說。”

朱高燧對這種攪合的事情,有著異乎尋常的熱情。

他只用了半天,就屁顛屁顛過來了。

要說起來,這個南孔,還真有點東西。

在靖康之亂中,趙家兩位皇帝被俘虜,完顏構在揚州繼位。彼時衍聖公孔端友就參加了大典。隨後金兵入寇,孔端友返回曲阜老家,帶著一部分族人,攜帶祖傳寶物,一路向南,逃到了浙江衢州,安定下來。

其實單純從孔家這次的作為來看,真的不算丟人。

畢竟要是連這個都接受不了,那趙家算什麼?

豬狗不如嗎?

而且這還不算完,南宋立國之後,封南孔為衍聖公,金國又在曲阜封了一個北孔,也是衍聖公。

這樣一來,天下就有兩個衍聖公。

而隨著元朝一統天下,忽必烈認為南宗才是大宗,因此想讓南宗遷回曲阜,承襲衍聖公爵位。

而此時南孔的格局就來了……他們以世居衢州,不忍捨棄祖輩墳塋的藉口,拒絕了元朝的任命。

很有可能,他們是不想侍奉元朝,哪怕從此一落千丈,也在所不惜。

從某種程度上說,北孔屈膝蠻夷,投降了金國,又投降了蒙古……南孔還真沒有這些事情,不能冤枉好人。

而起南孔還立下了規矩,不許子孫後代搶奪衍聖公爵位,不能讓聖人後裔自相殘殺,外人看笑話。

由於南孔失去了爵位,也沒有像北孔那樣,魚肉鄉里,敲骨吸髓。

總體而言,南孔還算氣節無虧。

尤其是金國南下,他們渡江追隨南宋,蒙古定鼎中原,已經認定南孔為大宗,南孔還能拒絕給蒙古當衍聖公。

僅僅憑著這些,就足以自豪了。

還是那句話,看看人家看看你,難道不知道羞恥嗎?

沒錯,說的就是你……完顏構,你能要點臉不?

“表弟,我這一打聽才知道,南孔屬實有點氣節,不愧是聖人後裔,很值得欽佩。”

徐景昌翻了翻眼皮,“是啊,可你想過沒有,這樣的南孔,能輕易接受旨意,乖乖進京嗎?”

朱高燧傻了,是啊,南孔有家規,不許和北孔有嫌隙,更不許兩派相爭。

畢竟一旦鬥了起來,丟的可是老祖宗的臉。

聖人苗裔,就要拿出聖人風範。

所以說,徐景昌雖然算計厲害,但是人家不上鉤,又能怎麼辦?

“賢弟,要不這樣,你給我二百錦衣衛,我去把南孔綁過來,怎麼樣?”

“不怎麼樣。”徐景昌哼道:“這麼幹就不是看孔家笑話,而是看我的笑話了。”

朱高燧無奈了,“賢弟啊,那怎麼辦?”

徐景昌哼道:“不要總是問我怎麼辦,你要動腦子,要想辦法,如何才能讓南孔進京,只要把他們弄來,事情就好辦了。”

朱高燧皺著眉頭,思忖了片刻,竟然真的有了一個主意。

“表弟,你看這樣行不?”他在徐景昌耳邊嘟囔了兩句,徐景昌眼前一亮,忍不住笑道:“不錯,你這個主意很好。但你要記著,從應天出去,你要大張旗鼓,但是出城之後,立刻輕車簡從,以最快速度前往衢州,說動了南孔之後,再以最快速度回來。我會安排錦衣衛接應你。”

朱高燧點頭,他也清楚,別看朱棣下令蹇義和夏原吉保密,但是朝中爭論人盡皆知,任何舉動,都會引來無數猜測,萬一有人提前示警,那就麻煩了。

因此朱高燧按照徐景昌的意思,故佈疑陣,先是帶著人馬車輛,離開應天,隨即他親自帶著心腹,晝夜兼程,直奔衢州而去。

朱高燧這一走,京城大體陷入了平靜,只不過大傢伙也都知道,這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朱元璋:逆子,這皇位非你不可!

山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