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一十八章 千萬別讓朱棣北上,我的姑父叫朱棣,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戶部根本承受不了。”

朱高熾點了點頭,“這還不算最糟糕的,父皇有意遷都!”

遷都!

瞬間三位重臣都不淡定了。

夏原吉直接站起來了,“殿下,別的不說,要營建一座都城,需要多少花費?金銀財富,磚瓦木料,還有動輒幾十萬的民夫工匠,沒有十年二年,根本修不成。應天城怎麼建的,殿下清楚啊!咱們可不能再來一次了。”

解縉也一臉為難,“殿下,遷都也不光是修城,還要把這麼多官吏都遷居過去,大傢伙習慣了應天的生活,驟然前往北方,絕對會出事的。而且如此大舉搬遷,北平的人數驟然增加,需要從外地調撥糧草,又會加重負擔,大明承受不住啊!”

蹇義雖然沒有說話,可他的眉頭比誰都擰得緊兒,和遷都比起來,徐景昌之前的折騰,簡直是和風細雨的小場面了。

遷都北平,麻煩的事情多了,除了修城的開支,搬遷百官的難度,還有整個國家戰略的調整……想想就讓人頭疼。

“殿下,當初陛下提議升北平為順天府,怕是就有遷都的意思,如今又要北伐,又要遷都……我估計著,只要陛下到了北平,就會千方百計,留在北平,並且要求以北平為都。”

夏原吉連忙點頭,“蹇天官說得對,無論如何,也不能讓陛下北上!”

蹇義苦笑,“我們身為臣子,怎麼好左右天子的決斷。”

夏原吉也知道自己失言了,但絕對不能讓朱棣北上,一定要攔住,更不能遷都,不然他這輩子都要還債了。

解縉沉吟了再三,終於道:“現在的事情都落在了定國公身上,如果他能把北平的事情,妥善處理,陛下就沒有理由北上了。”

幾個人一起愣了一陣,竟不約而同點頭。

大明的希望,都在徐景昌身上了。

儘管蹇義和夏原吉很討厭徐景昌了,但也不得不承認,這次他部署很好,乾淨利落……不然的話,以朱棣的脾氣,肯定要親自處理。

等天子去了北平,眼望長城內外,說句天子守國門一類的話,那就大局已定,必然遷都了。

想到這裡,簡直讓人不寒而慄,實在是太可怕了。

應天這麼好的日子,江南風光,長江庇護……如果去了北平,除了吃沙子,還能幹什麼?

像解縉這些人,他們江西才子,更加不想前去北平。

山高路長,日後死在了北平,都沒法魂歸故里。

總而言之一句話,朝臣們沒誰真的願意遷都。

想不遷都,就要阻止朱棣北上,要阻止朱棣北上,就要看徐景昌的手段!

誰能想到,大明朝臣的生死福禍,竟然都繫於他們最討厭的徐景昌身上……

“怎麼辦,蹇天官,你拿個主意啊?”夏原吉焦急問道。

蹇義沉吟再三,又看了看朱高熾,大胖子也點頭,示意蹇義直說無妨。

“現在當務之急,就是要安撫住陛下,解通政,你那邊有什麼緊要的政務嗎?”

解縉怔了怔,悶聲道:“可以有。”

瞬間蹇義和夏原吉就明白了,朱高熾愣了少許,也懂了。

真不是大傢伙想欺君啊!

我們也是沒辦法。

蹇義又道:“接下來就是看定國公那邊,如果他能儘快把事情辦妥,不要節外生枝,一切還都好辦。”

夏原吉一聽,忍不住苦笑,讓徐景昌壓下去事情?怎麼都不靠譜啊!

朱高熾嘆道:“這樣吧,我給定國公去信……咱們這邊必須穩住,千萬不能提遷都的話頭兒,也別往這邊引,不然事情就麻煩了。”

朱高熾交代之後,又匆匆去拜見姚廣孝,畢竟徐景昌不在京城,能阻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朱元璋:逆子,這皇位非你不可!

山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