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三十四章 一群弟弟,我的姑父叫朱棣,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可你們也不能如此狂妄大膽!”
朱棣走到了朱榑面前,伸手戳著他的腦門,“你知道定國公是什麼人不?他是平章副使,錦衣衛大都督,又是詹事府詹事,少保太子太保……朕把教導皇子的重任都給了他。如此重臣,你們也敢追著他到處跑?還敢在朕的眼皮子底下這麼幹。朕問你們,那些地方官吏,地位不如徐景昌的,又不在北平,遠離朕的眼睛。你們是不是隨意打罵,予取予求?”
朱棣雖然沒有以清君側謀反的罪名收拾四個人,但是說話一句比一句重,居然提到了他們在封地胡作非為的事情。
四位王爺終於感覺到了不妙,四哥這是借題發揮啊!
朱棣繼續責罵道:“身為宗室藩王,你們要以身作則,表率天下。不能敗壞咱們大明的江山,不能給皇考丟人!”
朱棣十分感慨,“朕當初受封燕王,立刻就去了鳳陽,在鳳陽的時候,朕要知道民間疾苦,要知道皇考創業不易,要學著怎麼當個藩王……你們年紀小,就藩晚,父皇疼你們,沒讓你們受苦。結果你們就越發胡來,當真是忘了,咱們朱家上溯三代,到底是幹什麼的!得志猖狂,欺凌百姓,你們捫心自問,不慚愧嗎?”
這一下子,把朱棣對藩王弟兄的不滿,全都釋放出來,一頓臭罵,把他們都罵傻了。
齊王只能跪地磕頭,“四哥,小弟們一時糊塗,請四哥高抬貴手,給小弟們改過自新的機會,小弟們一定洗心革面……”
“晚了!”
朱棣突然怒喝道:“皇考當初沒有警告過你們嗎?你們又何曾把皇考的話放在心上?到了現在,只怕更不把俺這個四哥放在眼裡了。兒大不由爺,更何況是兄弟。你們今天追著徐景昌,看似無心之舉,實則就透露出你們毫無敬畏,根本不把國家法度放在心上。看到你們如此,朕真是痛心疾首!”
朱棣咬牙切齒,恨不得殺了他們,又下不去手,身為兄長,當真是太不容易了。
這四位王爺也只能跪在地上,瑟瑟發抖,不停哀求。
此刻徐景昌看在眼裡,急忙站出來,“啟奏陛下,臣以為四位大王的舉動雖然狂妄跋扈,但終歸是大明宗室,太祖皇帝親子,陛下的手足至親……想來他們也不是無藥可救。”
朱棣翻了翻眼皮,“告他們狀的是你,求情的也是你。你到底是什麼打算?”
徐景昌道:“臣屬實擔心他們有意造反,但是臣聽了陛下的話,又心有所得。當年太祖皇帝讓陛下去鳳陽,體會民間疾苦,陛下獲益匪淺吧?”
朱棣點頭,“那還用說了……朕是一路走著去的,每路過一處,就借宿百姓之家,和老百姓吃一樣的東西。等到了鳳陽,又去四處走訪,知道當初皇考的艱難,更是下地耕田。還遇上了蝗災,救濟災民。”
追憶過去,朱棣十分感慨,“身為宗室子弟,不能四體不勤五穀不分,更不能不知民間疾苦,肆意妄為,敗壞朱家基業。”
徐景昌立刻道:“吾皇聖明……但是臣也要說,經過了多年,此時再去鳳陽,只怕也沒有了當初的心境,陛下似乎應該另外想辦法,幫著幾位王爺選一處學堂,好好體悟這些事情,方能當好這個王爺。”
朱棣略思忖,點頭道:“你說得對,屬實要辦一個學堂,專門教導宗室子弟……對了,徐景昌,你不就有辦學的經驗嗎!跟朕說說吧。”
徐景昌笑道:“陛下,這辦學最忌空談,尤其是宗室子弟,不能只是學四書五經,八股文章……應該對症下藥,教導真正的本事。一個藩王,要精通軍務,能夠帶兵,武學課程少不了。藩王還要懂得民政,財稅,刑名,大工,河道……其餘天文、曆法、醫學,也要涉獵。總之,他們需要廣博涉獵,品學兼優,如此才能勝任藩王職責。”
這四位王爺聽著都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