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一十九章 把北平交給定國公,我的姑父叫朱棣,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就出現了貿易逆差……大明就可以要求對方,想辦法填補逆差,比如按照大明的要求,開發礦場,或者定向養殖牛羊。

大明這邊還可以提供一些草料,支援他們養殖牛馬。

也可以直接去草原圈佔土地,自行養殖。

大明至少幾千萬人,需要的牲畜是個天文數字。肉類消耗,也相當驚人。

關鍵的問題是要把貿易打通了,要讓官方掌控貿易……這樣的話,才能大批採購,銷售到內地。

因為只有朝廷能動員大量的船隻,協調運力,甚至專門修建道路橋樑,方便往來……其餘任何商賈,不會投資公共交通設施,他們也根本做不到。

有人或許會擔心,這麼弄下去,萬一草原諸部獲利頗豐,有了實力,跟大明較量,那該怎麼辦?

這事情就簡單了……雙方的貿易捏在大明的手裡,他們那些王宮貴胄的財富捏在大明手裡。

而且透過貿易,還可以瞭解草原的情況……把一切都摸清楚了,如果大明還是害怕跟草原諸部打交道,那就乾脆別出門了,把自己關在家裡頭,畢竟遇到了風可以把你吹跑了,掉下來樹葉可以把你砸死。

貿易體系建立起來,就有了稅收,也就能更好衡量北方的價值……靠著這些收益,能夠更好整頓兵馬,維持一隻強悍的力量,

沒錯,徐景昌也是主張發展軍力的,而且他認為的投資更大,人馬要更精幹,但是不能像現在這裡,設立太多的衛所,屯兵百萬。

徐景昌指出雙方建立起貿易體系之後,並不能杜絕叛亂……但是卻可以監督各個部落的情況。

那些狀況好的,和大明親近的,還有餘糧的,就不至於冒險。

至於處境艱難,野心勃勃的,就要重點提防。

大明可以建立起一整套的評估,給每個部落打分,給不同的地段,確定危險等級。

然後根據實際需要,安排精兵猛將,加強守衛。

這樣一來,大明在九邊,需要的就是一支幾萬人,或者十幾萬人的機動軍團。論起戰鬥能力,絕對遠超被動挨打的軍戶。

徐景昌的這番分析,簡直讓人耳目一新,朱高熾連著看了好幾遍,都大呼過癮兒。

只是有一個問題,他也看出來了。

徐景昌主張建立貿易體系,設定銀行,還要評估草原各部的情況,確定危險等級……這些設想全都很好。

唯一的問題,就是大明沒有這樣的人才。

“少不得又要開恩科啊!”

朱高熾已經有了想法,增加恩科數量,甚至可以把重點放在北方,挑選一批瞭解民情的人。

或許可以和父皇建議一下……

至於遷都的問題,徐景昌給朱高熾單獨的回覆……他本人對遷都沒啥看法,但如果是為了防禦蒙古人,就把都城立刻遷到北平。

徐景昌是反對的。

道理上面已經說了,關鍵是貿易,把都城遷過去,也無非是加強軍力,嚴密戒備。

等於拿了一塊大石頭,去堵缺口。

形成的堰塞湖,只會越來越高,裡面存的水越來越多,危險越來越大……並沒有從根本解決問題。

而且考慮到都城的龐大消耗,能拿出來貿易的貨物就更少了,這樣只會加劇蒙古人南下。

問題就是這個問題,假如北方繁榮起來,財力大增,也能承受都城遷移過來的壓力,也可以考慮。

總之,不是現在,也不是這個理由。

“妙!太妙了!”

朱高熾欣然大笑,一夜沒睡,也毫無疲倦。

讀到妙文,如飲甘露,整個人都輕鬆了。

只要父皇別耍小孩子脾氣,非要北上遷都,一切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朱元璋:逆子,這皇位非你不可!

山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