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二十三章 諸葛丞相的治國方法,我的姑父叫朱棣,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也不傻,肯定不會無緣無故讓自己佔便宜的。
徐景昌笑道:“首先就是前面兩條,我希望你能遵守……其次我希望你能促進韃靼改革。”
“什麼改革?”
徐景昌哼道:“我現在才掛著區區少保銜,你都是太保了!這合適嗎?你們已經退出了中原,就徹底拋棄中原官制,改回蒙古的那一套,不是挺好的嗎!”
阿魯臺愣了好半天,不服氣道:“你不是說不在乎什麼儒家正統嗎?”
“誰說的,我是利字當頭,義在後面。如果允許,當然是名利雙收了。”徐景昌道:“話說得差不多了,我現在派人送你回去,你要是還想聊,咱們安排使者往來,你也可以過來。我就不多留了,畢竟我怕你手下因為猜忌,出了大事。”
徐景昌交代完畢之後,果然讓人帶著阿魯臺下去。
阿魯臺都懵了,他還看了看朱高煦,心說漢王殿下,你就這麼放我走?
這麼大的一個獵物,你都不多看一眼?
你這樣顯得我很不值錢啊!
奈何朱高煦半點興趣都沒有,他現在只關心一件事……“那個表弟,咱們能賺到多少錢?”
徐景昌哈哈大笑,只是神秘兮兮道:“你想象不到的財富。”
徐景昌沒直接跟朱高煦說,而是給他講了個故事……七擒孟獲的故事。
朱高煦不以為然,這不就是攻心之法的妙用嗎,他聽人說得多了,也沒什麼新奇的。
但是徐景昌就有把尋常的事情,聊出新高度的能力。
眾所周知,蜀國實力很弱,尤其是在劉備兵敗夷陵之後,就更加不堪……多年積攢的家底兒,蕩然無存。
偌大的國家,就剩下諸葛亮一個人苦苦撐著。
但接下來丞相平定南方,又很快聚集起兵力北伐,還連戰連捷,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一切的奧秘就在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上面。”徐景昌笑道:“這句話就說明諸葛丞相是平定了南方,才有能力北伐……你知道為什麼?”
“解除了後顧之憂唄,這有什麼難的?”
“僅僅是如此嗎?”徐景昌笑道:“我打聽過,沐英進軍雲南的時候,尚且看到了許多諸葛武侯的廟,我想問問你漢王殿下,過了一千多年,南中百姓,怎麼還念著諸葛武侯的好?難道僅僅是子虛烏有的七擒七縱嗎?”
朱高煦眼珠轉了轉,無奈搖頭,“我不知道。”
“這就是了。”徐景昌笑道:“諸葛丞相有個特點,就是走到哪裡,建設到哪裡。平定南方之後,他送去了寶貴的蜀錦技藝,讓西南百姓務農桑,安居樂業……正因為如此,西南百姓才念著諸葛丞相的好。我說句不客氣的,咱們這些後人,尤其是沐英,他能順利平定雲南,都要念著諸葛丞相的好,我們能控制嶺南,要感謝當年秦始皇的靈渠。能掌控哈密衛,要感激張騫通西域……”
“這些話就說遠了,再說回諸葛丞相,他讓南中百姓種植桑樹,生產蜀錦,短時間之內,就發了大財。你要知道,當時不論東吳的貴胄,還是魏國的權貴,都以使用蜀錦為榮。你能想象嗎,司馬懿拼了老命對付丞相,結果丞相的軍費,很大程度上,是來源於和司馬家同流合汙的魏國豪門大姓,你說這事荒唐不?”
朱高煦真的聽傻了,他還是頭一次從經濟角度來分析三國。
“賢弟,你再說說,諸葛丞相這招管用嗎?最後怎麼樣了?”
徐景昌笑道:“怎麼樣你還不清楚,蜀國最後還是亡國了……但這不是說丞相錯了,恰恰證明丞相的偉大高明……因為丞相藉助蜀錦,靠著手工業,商業,迅速致富,不但支撐了蜀國的北伐,還打出了漂亮的戰績,又讓老百姓民生富裕,不弱吳魏兩國。但是,靠著工商致富,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