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三十二章 藩王要學習,我的姑父叫朱棣,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得不說,徐景昌是真的能忽悠,朱高煦就在旁邊看著,親眼目睹兩位叔父從將信將疑,變得熱血沸騰,他們的情緒徹底被點燃了。
周王想要辦學,培養醫者。他這些年,編撰了不少醫書本草,也結識了一批志同道合之人。
朱椿則是希望從諸葛武侯入手,到底探索一番,該怎麼治理巴蜀……讀了幾十年的書,人稱蜀秀才,結果自己都讀錯了,豈不是成了笑話!
“五叔,十一叔,你們要都是贊同表弟的主張,不如聯名上書,身為藩王,表率天下,教化蒼生,造福社稷,父皇也會歡喜的。”
朱橚和朱椿紛紛點頭,他們倆也沒有多想,很快就寫了詳細的奏疏,交給了徐景昌,讓他遞給朱棣。
兩位王爺樂顛顛等著四哥的召喚。
但是這倆人到底還是單純的,他們全然忘了,徐景昌這人最擅長的就是借題發揮。
“陛下,臣現在也只是完成了北平的事情……其餘遼東、大同、陝西、甘肅等地,還有不少的麻煩。臣肩負巡視九邊的重任,卻不能完成吾皇囑託,不得不向陛下請罪。”
朱棣微皺眉頭,他還沒弄明白徐景昌打算幹什麼,這小子揹負了兩億兩的欠款,此時跑來請罪,不會是想自己罷免了他,然後好辭官回家,逃出生天吧!
這怎麼行?
“景昌賢侄啊,這些日子朕高居安臥,全賴你的籌謀,你把什麼事都做了,朕也把什麼事情都交給了你。你要是還跟朕耍滑頭,那朕可不答應。”
朱棣嘴上笑嘻嘻,心裡如何,只有他自己知道。
但徐景昌卻覺得莫名寒涼起來。
“陛下誤會了……臣的意思,衛所的土地田產,尚且有辦法解決。可是諸位塞王的田產又該怎麼辦?還有王府護衛,陛下可有章程?”
朱棣收斂了笑容,比起剛剛嚴肅起來。
他是藩王起家,最忌諱有人如法炮製,重蹈覆轍。
因此朱棣早早控制了一起造反的寧王朱權,現在徐景昌又一次提起藩王的事情,讓朱棣瞬間打起精神。
“你有什麼主意,只管說出來。”
“陛下,臣跟蜀王聊過,發現他熱心向學,但是身邊就是老儒,能教給蜀王的不過是陳詞濫調,毫無裨益。臣就想著,能不能辦一所學堂……讓所有宗室子弟入學,依照最新的大統,教導諸王,開啟智慧,增長才幹,砥礪學問,也好讓他們更能輔佐陛下?”
朱棣先是一愣,下意識搖頭。
他忌憚藩王造反,費力氣教導他們本事,豈不是作繭自縛?
但是朱棣何等聰慧……他一下子就意識到了這一招的厲害之處。
“你是說要把藩王聚集在一起?”
“沒錯!”
“還給他們上課?”
“沒錯!”
“那如果有人學不好呢?”
徐景昌呵呵笑道:“那就要看陛下的意思了。”
朱棣哼道:“不許耍滑頭,你給朕說實話,到底是怎麼打算的?”
“陛下既然問了,臣也就實話實話了……請問陛下,太祖皇帝一共幾個兒子?”
朱棣皺眉頭,但還是說道:“皇考一共二十六子。”
“那陛下又有幾個兒子?”
“除早夭外,尚存三子。”
“那陛下能不能算算,以二十年為一代人,百年之後,大明宗室又有多少人?”
朱棣眉頭稍微盤算了一下,眉頭越皺越緊,貌似不太好算啊!
宗室條件好,時間充裕,妻妾成群……他們的繁衍速度自然比普通人快得多。
像中山靖王那種,一輩子生一百多個兒子,固然有些誇張,但是生幾十個,還是大有人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